一切维持原状的执政模式,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局势。
加上移民浪潮的爆发,逐步减缓了北方的人口压力。
如果不是江南抗税运动的爆发,大虞朝的总体局势,还会持续向好。
当然这些和永宁帝没有关系,从被软禁那一刻开始,就被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
不光他在“坐牢”,一应侍女太监,也相当于在坐牢。
一应吃穿用度,都是从外面送来的。
只要进了这里,就无法踏出这片区域。
“现在什么时辰了?”
永宁帝开口询问道。
落魄的太上皇日子不好过,下面宫女太监虽然伺候着,却远不及从前那么上心。
满心的委屈,却无处倾泄。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发过脾气,后面除了自讨苦吃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朝中的掌权者,都恨不得他立即去死。
对他的所有礼遇,全都是做给小皇帝和天下人看的。
“陛下,现在酉时三刻。”
听到这个答案,永宁帝点了点头。
又是颓废的一天,不过对他来说,现在时间根本不重要。
看似身份尊贵,实际上连汉献帝都不如。
汉献帝起码搞出了衣带诏,他就算想跟风学习,都不知道该把诏书发给谁。
废帝行动,朝中的文官参与了,勋贵们也参与了。
同这两大势力没有关联的,只剩下辽东军和西北边军。
西北边军可以忽略不计,他在位的这些年,就没有重视过西北防务。
有限的军费,能够维持边疆稳定,都算是将领能干。
起兵勤王这种活儿,他们手中那点儿兵,怕是刚出陕西就凉了。
辽东军的实力倒是不错,可架不住这帮家伙,本身就是朝廷最大的隐患。
让这些人过来勤王,那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如此冒险折腾,他还不如混吃等死算了。
最起码皇位在他这一脉传承,江山社稷还在。
若是折腾失败,不光自己完蛋,妻儿老小都得完。
“你们去告诉姜书翰,朕要见太后、皇帝、一众太妃……”
从称呼上的变化可以看出来,永宁帝已经认了命。
为了见自己妻儿,不惜向大臣们低头。
“遵旨!”
众人齐声回答道。
嘴上答应的爽快,实际上却没往心里去。
上面若是询问,他们自然会提一嘴。
如果没人关心,他们也不会多事。
宫中想要活的舒服,最重要的就是审时度势。
太上皇是出了名的薄恩寡义,跟着给他卖命,那是典型的高风险低回报。
……
苏州,钱府。
“老爷,京中传来消息,朝廷决定从北疆调兵南下。
目前已经确定的部队,就有三个镇之多。
全部都是勋贵系的嫡系武装,朝廷这次怕是要动真格的了!”
管家神色凝重的汇报道。
抗税运动越闹越大,早就超过了他们事先的预估。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是他们想停,就能够停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