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书翰一脸疲惫的说道。
身体上的疲倦是其次,关键是心太累。
叛军来势汹汹,还打着太上皇的旗号,无疑打到了大虞的软肋上。
无论发生了什么,废帝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太上皇在任上的倒行逆施,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不方便满世界的宣扬。
冷处理的结果,就给了野心家们造反的借口。
“有人在城中和叛军里应外合,打开了永定门和广安门,把叛军放进了外城。
守军们还在继续努力,正在尝试能否把叛军赶出去。
如果行动失败的话,外城全部沦陷,就只是时间问题。”
罗文博哭丧着脸回答道。
这场仗打的太过稀里糊涂,还没明白咋回事,就先丢了两座城门。
叛军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估。
兵部在这场大战中,纯粹就是凑了一个热闹。
具体的军事部署,全部都是都督府部署的。
现在稀里糊涂的丢了外城,追责也该找执掌都督府的勋贵系。
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局势这么危险,还需要勋贵系卖命。
太过苛责的话,只会让局面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里应外合,看来那帮晋商是真不安分啊!”
威远侯顺势接下了话题,把锅直接扣在了晋商身上。
在景李二人主政的时代,勋贵系就想弄晋商。
一方面是这些人太肥了,但更多还是这帮王八犊子勾结北虏。
干掉这些国贼,就断了北虏的物资采购渠道。
边关只要严格封锁上两三年,都不需要朝廷出手围剿,为了争夺生存资源,鞑靼人和鬼方人就会先干起来。
可惜上一次都准备好了,因为北伐失败,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战后晋商和辽东镇深度绑定,更是让朝廷投鼠忌器,不敢轻易采取行动。
朝廷的退让,并没有换来他们的忠诚,反而助长了辽东镇和晋商集团的嚣张气焰。
现在辽东镇都造反了,接受他们庇护的晋商集团,跟着帮一帮场子也合情合理。
“侯爷,没有证据的事情,还是不要乱说的好,免得破坏了团结!”
工部尚书乐向松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有的选,他才不会替晋商解释。
干掉了这帮奸商,充数大虞国库,完全是一举多得。
怎奈在此前的政治风暴中,清流集团急于寻找盟友,选择了和同样缺少强力支撑的晋商集团结了盟。
作为清流大佬之一,乐向松也收了晋商的好处。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
万一把晋商集团定性为反贼,他这个收取反贼贿赂的朝廷大员,也休想安然脱身。
“证据?”
“乐大人,不觉得可笑么!”
“普天之下,有实力配合叛军,夺取城门的势力,可找不出来几家。
除了晋商集团外,谁脑子有病,跑去帮辽东叛军的忙!”
威远侯一脸不屑的说道。
证据很重要,证据同样也一文不值,主要还是看高层的抉择。
有心处理晋商集团,只要有一丢丢证据,证明晋商和叛军关系密切,就可以给事情定性。
倘若无心下手,再充分的证据,也可以被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