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贵子弟想要出仕,自然不是难事。
哪怕现在丢了老巢,靠着祖辈的人脉关系,一样能找到人举荐。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南京六部新编练的几镇军队,现在最缺能带兵的人。
选择走李牧的门路,主要是源于政治。
在大虞官场上,举荐之恩,可是能和师生关系并列的。
靠谁举荐入仕,身上就打上了谁的标签。
眼下军中完全是李牧一家独大,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
一众主战军团,不是李牧亲自指挥,就是在他的旧部手中。
偶尔有草根将领崛起,也会想办法加入,不然在军中根本没法混。
没有办法,文官们喜欢看人下菜。
拿着李牧的条子去讨要军饷,户部都是足额发放。
换成其他人过去,文官们依旧会发挥传统技艺。
各种伏低做小,最后还要被漂没几成。
到了战场上更不用说,越是没有背景,就越容易被推出去当炮灰。
投靠文官集团都没用,现在的朝廷,资源上必须优先勤王大军。
其他将领想要争夺资源,先得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将领的个人指挥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指挥能力不是万能的。
火器技术的发展,让战争模式发生改变,后勤成为了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
除了李牧麾下,能够接触最先进的火器外,再也找不到分号。
纯靠自己摸索,确实可以成长起来,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要大量的资源投入。
有简单模式,没人愿意挑战地狱难度。
多了一份香火情,到了战场上,那是能救命的。
“嗯!”
“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如果他们真有才华,本侯不会吝啬举荐。”
李牧淡定的回应道。
局势发展到今天,他就算再怎么避嫌,也改变不了成为权臣的事实。
与其虚伪的遮掩,不如大大方方的展示出来。
武将嘛,考虑的少一点,想来外界也是可以理解的。
……
徐州城下。
“总兵大人,敌军开始撤退啦!”
听到下属的汇报,李三七拿起了望远镜。
“传令下去,全军压上,给老子咬下一块肉来!”
战功都送到了嘴边,如果还能让敌人溜走,传出去他都不好意思在军中混。
敌军中有骑兵,全部留下来不现实,但最起码得留下一部。
辽东镇叛军在火炮打击下陷入慌乱,着实令他感到意外。
要知道在都护府军中,这些都是基础训练。
同为天下精锐的辽东镇,正常情况下,怎么也该有所预防。
不过这种常识,仅限于李牧麾下。
早几年从两广六镇的将领,都没有接受过类似训练。
倒不是李牧故意留一手,而是当时的火炮技术,同现在差了一个时代。
有限的杀伤力,根本犯不着小题大做。
何况就那么点儿射程,一个冲锋就到了跟着,完全犯不着小题大做。
追逃战开始,率领骑兵游弋在外的周七海,再一次接到了阻击敌军的命令。
“告诉施靖明,老子能力有限,拦不住那么多敌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