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大虞朝,不等于就不会为自己谋划。
能够在辽东军中混成一方副将,除了军事能力外,人情世故也是重要因素。
眼下汉水侯一系在军中一家独大,他这种倒戈过来的将领,想要混的好就必须摆正位置。
李三七能和他称兄道弟,不等于他自己就真能蹭鼻子上脸。
万一不小心恶了对方,战场上这么混乱,那是很容易发生意外的。
“刘兄深陷泥潭,能出淤泥而不染,着实令人佩服。
此战的经过,本将会如实上报侯爷,为刘兄请功。
别的不敢保证,一镇总兵是少不了的!”
李三七当即许诺道。
要竖立标杆,就不能吝啬。
人家倒戈前就是副将,回到朝廷阵营,论功行赏肯定要加官进爵。
大虞朝对爵位控制的严,没有立下惊世之功,基本上无缘封爵。
封不了爵,但升官是少不了的。
回头朝廷封赏下来,大家都是平级的大虞总兵,无非是含金量不一样。
想要更进一步,那就不是功劳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政治体系。
甭管安南都护府多大,在政治上的行政级别,也就大虞朝的一个省。
除非外调其他省份任职,不然提督的位置根本指望不上。
今时不同于往日。
搁在十年前,为了仕途发展,大部分将领都会选择外调。
可眼下北方乱成一锅粥,聪明人都知道辽东军造反之后,乱世已经开启。
寄希望于朝廷的复兴的,大都是身在局中,无法看清局势的主。
大虞朝能维系多久,全看汉水侯对朝廷的忠诚,还剩下几分。
一旦最后一根擎天柱选择放弃,改朝换代就近在咫尺。
脑子有病才会放弃现成的从龙之功,跑去外面博取那虚无缥缈的大虞复兴。
“多谢总兵大人提携,末将……”
刘副将急忙回应道。
加官进爵,那是未来的事情。
朝廷的任命一天没下来,双方的关系都是上下级。
哪怕未来大家都是总兵官,也不等于地位对等。
大虞朝总兵和总兵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率领千儿八百乌合之众,能够成为一镇总兵,指挥数万精锐同样可以是一镇总兵。
本质上这就不是常设职位,只是随着最近几十年战乱频发,朝廷才允许武将长期担任总兵。
总兵官麾下的兵力编制,可以是几百人,也可以是几万。
主要看上面的意思,只要朝廷允许,总兵节制十几万大军的案例也不是没有。
不过通常这种情况,总兵官身上还会多几个虚职。
两人在互相客气,战场上的局势却变得越发明朗起来。
人是盲从的动物,断后部队集体投敌,给辽东军的士卒带来了严重冲击。
信念崩塌之后,不少人见跑不掉,也跟着破罐子破摔直接投降。
追逃大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侥幸逃过一劫的辽东军,此刻已经沦为惊弓之鸟。
看着身边散乱的队伍,施靖明就欲哭无泪。
这场仗输的太冤枉了。
从头到尾双方都没有进行过主力对决,甚至连像样的决战都没打过,辽东军就稀里糊涂的败了。
如果有人整理了这场战役的经过,他绝对是军事史上的反面教材。
不过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强敌,换成辽东军任何将领,表现都不会好太多。
勤王大军的打法,完全超出了认知。
尽管辽东军也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可他们终归是冷兵器时代的玩法。
双方的差距不光是武器装备,战术理念也不在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