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既然没死,那自然不用考虑丧事,大军也可以正常行动。
“总兵大人,施家倒行逆施,已经是秋后的蚂蚱。
再不努力蹦跶,他们就没机会蹦跶了。”
曹子睿当即嘲讽道。
相较于上一次防守徐州城,现在他是毫无压力。
一方面是守城官兵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大运河已经疏通,徐州府在水路上直接连通着南京。
后方的战略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汉水侯率领的勤王大军主力,也在向徐州一线逼近。
等到主力大军抵达,双方的攻守之势,就会发生逆转。
相较于威名赫赫的汉水侯,施家那帮人根本没有与之匹配的战绩。
辽东骑兵再怎么精锐,可总兵力也就两万多人,剩下的都是步兵。
放在数十万军队的大战中,两万骑兵想要发挥决定性作用,对将领的军事指挥能力要求非常高。
何况勤王大军也不是没有骑兵,数量固然要少上一些,但在武器装备上占据着明显优势。
纵使正面对决,辽东骑兵也要先穿过枪林弹雨,才有机会近身肉搏。
“哈哈……”
“曹兄说的不错,叛军确实要努力蹦跶!”
李三七笑着回应道。
眼前这一幕,可不是单纯为了鄙视敌军,更多还是演给守城士兵们看的。
将是兵的胆,将领们表现的越是胸有成竹,士兵们就越安心。
他带过来的那一镇精锐,官兵都是身经百战的主,倒是不担心敌军数量多。
在南洋的时候,以少胜多是常态。
刚抵达徐州,又打的五万叛军,差点儿全军覆没。
官兵们的胆气早就打了出来,不会因为敌人兵多将广,就动摇自己获胜的信念。
可其他守军不一样,没有经历过苦战,抗压能力非常有限。
听到叛军主力杀来,许多人都慌了,需要将领们安抚军心。
“李兄,侯爷的援兵,什么时候能抵达徐州啊?”
刘从寒关心的问道。
同样是朝廷任命的总兵,他的地位明显要低上一筹。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李三七在军中的地位是打出来的,只要立下的战功足够大,他也可以拥有。
相比身份地位上的差距,他更关心援兵什么时候抵达。
勤王大军晚来一天,他们就要在战场上和敌军多苦战一天。
李三七是汉水侯嫡系,损失再多的兵力,都能够获得补充。
曹子睿是降将,麾下兵力严重超编,折损一些还能令朝廷更放心。
何况人家是地头蛇,背后有江北世家的影子。
唯独他这个总兵最虚,虽然被朝廷立为了榜样,但架不住朝中无人。
跟着过来的一万大军,就是他的全部本钱。
倘若在战场上损兵折将,兵倒是可以自己招,但武器装备就不知道该找谁补充了。
历史上许多威名赫赫的军队,最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都是源于后勤上出了问题。
“刘老弟,你就放宽心好了。
该出现的时候,勤王大军自然会出现。
以侯爷对战机的把控,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三七敷衍的回答道。
援兵什么时候抵达,李牧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只是让死守徐州城。
考虑到自家侯爷用兵的神出鬼没,他也没有多问。
搞不好最后决战地点,都不一定在徐州。
倘若援兵迟迟不过来,那么徐州一线就要硬抗敌军的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