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自改道夺泗水入淮河后,在徐州形成云龙湖、潘安湖等湖泊。
经过历史演变,这些水域逐渐成为了兼具防洪、灌溉功能的护城河系统。
两岸的护城石提,平均高出河面两丈以上。
挖掘壕沟,到了护城河沿岸,就丧失了作用。
想要采取地道攻城法,地道就必须穿过护城河,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施工难度。
唯有南面陆地连通,但中间有户部山阻隔。
同后世的户部山不一样,这会儿的户部山,乃是东西绝涧的险山。
只需在上面驻扎数千精锐,就能让人望而却步。
上一次徐州会战,迟迟没有拿下城池,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些天险的功劳。
“主要是天时不在啊!”
一旁的中年书生,忍不住感叹道。
言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
“孔先生,可是有破城妙策?”
施靖风急忙追问道。
辽东军虽然不受读书人待见,可这世界上从不缺少投机者。
在占据京师之后,还是有不少文人投靠。
其中大部分都是酒囊饭袋,但也不乏能人异士。
没有重用这些人,主要是忠诚度存疑。
整个大虞一朝,文人们都以名垂青史为荣。
为了达到目的,那是各种骚操作不断。
同身后名相比,生死在这些人眼中,根本不算大事。
自己都当了叛徒,施靖风自然也担心属下效仿。
在对待这些投机者的时候,除了面上礼遇外,更多还是安排非核心岗位。
眼前这位孔先生,因为投奔过后给他献了不少计策,才勉强纳入了核心充当谋士用。
“丞相,自古最为歹毒的战术,无非是水火。
徐州城三面环水,明显不适合火攻,但可以借水攻城。
历史上,黄河水淹徐州,也不止发生过一次两次。
不过现在是枯水期,直接掘开黄河不够,必须在上游筑坝才行!”
孔先生的回答,让一众将领目瞪口呆。
借水攻城的战例,古往今来都不少,可敢掘黄河的却没有几个。
倒不是技术上有难度,主要是后遗症太大。
黄河一旦泛滥,倒霉的就不是一州一府之地,而是数百万人要流离失所。
“孔先生,此计虽好,但影响太过恶劣。
仅仅为了夺取徐州城,怕是不值啊!”
施靖风摇了摇头说道。
都混到弑君的份儿上,名声对他来说,已经是浮云。
没有采纳掘黄河的建议,绝不是他心软,主要是他需要时间。
黄河一旦泛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辽东军都没法南下。
江淮地区水网密布,具备非常强的防洪能力。
以现在黄河水量,筑坝淹没徐州可以,但想要把淮安扬州一并淹了,明显不具备可行性。
纵使拿下了徐州城,敌人也能在淮杨两地,构筑新的防线。
到时候还是免不了,要和勤王大军正面决战。
迭加了掘黄河的恶名,人心必将向敌军倾斜,反而会拉低决战的胜算。
“丞相,如果严密封锁消息,等到勤王大军抵达徐州之时,突然放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