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可具体操作上,就不是单独的人口流动。

增加产业工人的前提是先得有产业,有产业的前提是先得有市场。

明明拥有当代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工业发展速度依旧缓慢,最大因素就是市场需求不足。

对众人来说,这完全是一个陌生的课题。

圣贤书上从来没教过这些知识,古往今来那幺多圣贤,也没遇到这种千古之未有的变局。

大家只能摸索着前进,在探索中寻求发展。

后面李牧提的科举,更是令众人头疼。

原则上同意,又否定了大虞朝的科举取士,摆明是想要推倒重建一套体系。

无非是担心牴触太大,才披着科举的皮。

看安南都护府的学生教材就知道,自家侯爷确实在推广儒家思想,但仅限于部分思想。

到了学术上,完全是背道而驰。

儒家重道轻术,这边直接颠倒过来重术轻道。

日常考试中,不光算术的分数拉到和国学一个档次,还增加了一个科学。

里面的知识一部分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部分是从欧洲流传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李牧亲自修改增补上去的。

传统的读书人看了,一个个都气的直骂娘。

幸好传统的腐儒,基本上集中在大虞境内,道听途说的消息他们也就私底下骂骂。

可按照李牧的意思,一旦把这些玩意儿纳入科举考试中,传统文人圈非得爆炸不可。

秉承着欺软怕硬的原则,这些人大概率不敢找李牧的麻烦,但骂起他们这些执行者绝对不会怂。

搞不好在士林中,他们的名声会比秦桧都臭。

明知道事情麻烦,他们还没法拒绝。

参考历史经验,每一个大统一王朝的开国君主都是犟种,认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从古至今,都没有没有哪个开国皇帝会因为读书人反对,就改变自己的国策。

尽管李牧还不是皇帝,但在众人眼中,这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侯爷,科举之事不能操之过急啊!」

兰林杰忍不住劝说道。

宁愿把事情往后拖,他也不敢踩这个雷。

一旦在他手中出头了这一政策,大虞境内的读书人,非得扒了他家祖坟。

没有办法,道统之争,从来都不容妥协。

一大堆的儒家经典,被融入到一门国学中,本身就足够离经叛道。

再搞两个并立的学科,一下子把儒家从至高无上的王座上拉了下来。

尤其是科学中的很多知识,还是墨家当年搞出来的,更是大家无法接受的。

能够在安南都护府推广开来,主要是反对者,很少移民过来。

零星的反对声,根本无法左右李牧的决策。

「确实不能操之过急,所以本侯才让你们先制定计划。

什幺时候实施,怎幺具体运作,还要等时机成熟了再说。」

李牧一脸淡定的说道。

相较于众人的担忧,他根本没当成一回事。

对天下读书人来说,他们真正的核心诉求是通过科举制度做官,而不是科举具体考什幺。

只要没有断绝他们入仕做官的路,事情就有得商量。

统治者要强力推动科举改革,这帮家伙无非是前期闹腾一阵子。

一旦发现事不可为,后面多半还是要骂骂例咧的回来,捡起那些被视为杂学的东西学起来。

个别脑袋一根筋,要死磕到底,那就成全他们好了。

自古改革,就没有不流血的。

何况这还不是单纯的改革,而是一次从学术界开启的思想革命,要彻底打破重道轻术的陋习。

为了降低大家的牴触情绪,李牧也算手下留情,最起码没直接对四书五经下手。

等到未来大家接受了新科举模式,他还要通过删减修改教材内容,逐步把一些封建毒瘤思想踢出局。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