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国际电子公司之所以研制出这款芯片并不是因为民用的需要,而是“嫦娥工程”的需要。

因为和苏联一样,NBC也是选择的多个小火箭并联提供推力的方式去制造登月火箭。

NBC选择了27台小火箭发动机。

在另一个世界,科罗廖夫选择了30台小火箭发动机并联的n1!但是他的尝试失败了。

不是他的尝试,而是他去世之后,他的构想失败了。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不知道多少科学家在那里去用种种方式去否定科罗廖夫的设计。

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是,几十年后,马斯克却用事实证明,多个小火箭并联提供推力是可行的,科罗廖夫的设计与思路是正确的,导致n1失败的是那个时代控制系统发展尚不健全。

所以,n1火箭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李毅安也不知道的是,NBC同样也选择了小火箭并联的方案,只不过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

这种并联方式是否能够成功,李毅安并不清楚,但是在万户角那边,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和国际电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研制新型芯片。

其目的就是为了改良火箭的控制系统,或者说提高火箭控制系统性能,从而确保火箭能够发射成功。

而这个也是NBC的优势所在,相比于苏联NBC的电子技术更加先进,这也注定了NBC会走向一条和苏联截然不同的道路。

可是,NBC这边不过只是在两个月之前刚刚取得突破,那边苏联人就获得了这方面的情报。

不得不承认,在科技情报搜索上,苏联人还是非常上心的。这一点是苏联的优势,一个世界,美国但凡这边刚搞出一些先进的科技,那边苏联就会获得相应的情报,当然他们只是获得这方面的信息而已。

“也就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阁下,这说明在我们这里肯定有不少苏联的线人。”

作为情报局局长的程鹏安知道苏联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速龙芯片的信息。

点了一下头,李毅安说道。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毕竟,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而言,苏联就是人类之光啊。”

别的不说,为什么苏联能够把唐宁街渗透成筛子?“剑桥五杰”从来不是为了金钱去出卖的英国,他们是为了理想。

在英国有这样的人,在NBC同样也有这样的人。这些有理想的人,李毅安是欣赏的。

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些有理想的人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然并不仅仅只是他们。

“我们会和保安局那边进行沟通,彻查这件事。”

对于程鹏安的这个决定,李毅安没有反对,毕竟欣赏是欣赏,现实是现实。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