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哪怕是他们来自蓝星no.1,哪怕是他们在美国,也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面。

在这样的生产线上,人成了辅助“工具”,一个个巨大的白色机械臂焊接、装配着零件,在电焊的闪光中,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是未来!

宛如科幻小说中的未来世界,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其实,并不是毫无征兆的,大概在八年前,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在永安大学机械实验室里,随后机械公司就与大学合作,生产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虽然只是一台只能拧螺丝的机器人,但却开创了一个历史。

三年前,第一台点焊机器人被安装在bmw的汽车生产线上,从那天起,工业机器人真正的进入了工业生产之中。

与其它的企业不同的是,尽管工业机器人的价格昂贵,但是因为劳动力不足的关系,所以,机器人在bmw、五菱、大众等企业得到了迅速推广,市场的需求刺激着几家机械公司纷纷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研究新的工业机器人。

而最先得到应用的,就是汽车制造业,它们需要用到冲压、焊接、喷涂、总装、运输等各类型工业机器人,在短短几年里,机器生产企业就研制了十几种机器人,而汽车生产企业,每年在机器人上的投入超五亿元,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递增。

不过,被淘汰的老式生产设备,并没有变成废铁,而是被检修后出口了——卖给了苏联人,这倒不是奸商的举动,而是苏联方面主动要求的,在他们看来,这些充满科幻感的机器人,实在是……太脆弱了,那些集成电路,在战争条件下,会变成一堆废铁!

所以,他们还是选择了安全。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太贵了!

同样的生产线,价格至少要增加两倍以上!

既然人可以做到的事情,那为什么用昂贵机器人呢?

但是在这里却不一样,在这里,人力资源是一种紧缺的资源。

尽管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自动化生产,虽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只是一个正在试验中的生产线。

但是,乔、卡罗尔等人,无不是被惊呆了,他们瞠目结舌的站在那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在他们的注视中,机械手臂不断的焊接着,在电焊的弧光中,汽车的车身随着生产线的移动而不断有了新的变化,越来越趋于整车。

他们站在生产线旁,看着这一辆辆汽车从无到有,从零件变成车身,看着少数的一些工人在生产线附近走动着。

这里的一切,都像是科幻小说中描述的一样——人,已经不再是工业生产的主体。

焊接机器人继续在工作着,它们的动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稳定和精准。汽车的车体在它们的焊接下逐渐变得坚固而美观,就像是一件件艺术品一样。

“我的上帝啊,乔,快告诉我,我们是在二十一世纪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