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可以更精美一些,不是精美,是更完美!
引擎的轰鸣声忽然变得更响,运输机似乎正在爬升。马尔德再次看向舷窗,云层渐渐变薄,阳光透过舷窗洒在他脸上,温暖得有些刺眼。
他微微眯起眼睛,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
茫然也好,未知也罢,只要能获得自由,这比所有的一切都重要。
……
对于调查部的行动细节,李毅安从来不曾关心过,这很正常,微操说起来容易,但是要是事事微操,就仅仅只是人累死了那么简单了。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才是上位者最应该做的事情。
给调查部的任务是什么?
就是尽可能的让埃赛俄比亚成为俄国的出血孔,只要他们能够达成这一点,无论他们做什么,官邸都会批准。
当然,这个“无论”是有前提的,总不能违反人类良知的底线吧。
这种事情,自然会有调查部那边自己去把握。
和过去一样,清晨在翻看了调查部送来的《每日情报简报》时,李毅安和过去一样,把重点放在美苏等国的情报上,经过几十年的耕耘,现在的调查部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西方各国的渗透。
但唯独对苏联的渗透基本上为零。所以情报都是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
“……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埃赛俄比亚代表时表示,将会继续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其抵抗帝国主义入侵援助……”
这意味着什么?
就是表明埃赛俄比亚对克里姆林宫的重要性了,所谓“国际主义义务”,是在克里姆林宫做出全面援助埃赛俄比亚的决定后,其《真理报》发表社论《国际主义者的神圣使命》,将其的在埃赛军事行动定义为“应埃赛政府请求,协助清除帝国主义代理人”。文中特别强调苏军行动是“履行阵营集体安全义务”。
后来他们又发表声明称:“苏联军事存在是防止埃赛俄比亚沦为帝国主义傀儡的必要措施”。
总之一句话,埃赛俄比亚战争的重要性,在莫斯科那边被不断的“升华”,变得越来越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