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游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不同的燕子飞往的地方也有不同。我最开始飞去过冬之处,距此仅上万里。不过我去过很多不同的地方,尤其是成妖化形后,有时会故意换一个不同的方向,去找不同的南方,也有时会与路上遇见的燕子交谈,去找它们口中那些地方。」
燕仙也不管他问什幺,只问就答,同时暗自思索他的深意,可无论如何思索也没个所以然,好像真就只是上山来随意聊聊而已。
干脆少想一些,继续说道:
「飞出几千里后,很多时候不是临着海飞,就是众多小岛,甚至别的陆地,风土人情与大晏多有不同,要算起来,飞得最远的燕子停下的地方已是海的对面了。而海的对面又有燕子,从不同的北方来,要去不同的南方,一时难以说得清楚。」
「燕仙才是见过真正的天地的啊!」
宋游不由得感慨一句,并不掩饰自己的羡慕。
「既是天性,也是无奈。」
「成妖后也是如此吗?」
「年少爱追风罢了。」
谈话间两人已走到了山林茂密处。
满耳都是风穿山林声。
宋游边走边问,语气轻松,真当好似闲聊一般:「燕仙可知本朝人口几何?」
「一万万又九千万。」
「前朝人口又几何?」
「前朝初年,大战刚熄,朝廷大索貌阅,无论老小皆写入户口,人口两千万,百年后已翻了一倍有余,末年时有八千万。」
「燕仙真是通古晓今啊。」
「不过活得长而已。」
「可是为何大晏如今竟比前朝末年还多了一倍有余呢?」
「自是因为大晏注重民生和经济,百姓过得好,人口自然增长迅速。」燕仙说道,「前朝之后,数十年乱世,大晏开朝时仅四千万人口,到百年前已增长到了万万之多,咳,老朽不知该说不该说。」
「此处隔绝天听,燕仙与我随便聊聊,又有何不可说?」
「其实已成危患。」
「人多是灾。」
「先生年纪轻轻,亦有如此见解,实在难得。」老燕仙很自然的回赞了一句,「月满则亏,天下之事亦是如此,盛极必衰。」
「燕仙可知,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
「当时大晏宰相名为何发,既颁发良策,还土于民,又从东方引进优良稻种,每亩产量大增,这才过了那关,也造就了如今前所未有之盛世。」燕仙说到这里不由连连叹息,「可惜何公,却没得个好下场,还好民众感念他的恩德,自发建庙,助他死后成神,如今位列仙班,在天宫中也备受敬重。」
「可现在大晏一万万又九千万民众,比当时又多了将近一倍,在下这一路走来,多见贫苦百姓,耕地少,人口多,家中无粮,岂不是又走到了百年前的难关前?」
「先生想说,天下要乱了?」
「如此下去,矛盾日深,百姓无地可种,无粮可吃,恐怕是要乱了。除非再出一个何公,更厉害的何公。」宋游顿了一下,「只是在下想说的却并非这个。」
「哦?」
老燕仙疑惑的看向宋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