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游自然是不会再特地回去看看。
如今老燕仙已不在栩州了,以前所熟识的走蛟观的观主也不知道还在不在,柳江大会倒是应该还会开,只是今年不开,开也不是现在,而且过去也不见得还能见到故人,便只剩下熟悉的山水——宋游应当还会再看一遍这些熟悉的山水,至少看一遍。至少在生命结束之前,是需要看看自己年轻时曾走过的路的,只是显然不是现在。
“那我们去哪?”
“去尊者山吧。”宋游对三娘娘说道,用手在地图上画着线,“慢慢过去,看看尧州的风土人情。”“好的!”
“……”
道人笑了笑,篷然一声,也合上了手上的书。
不觉已到落时节。
前路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
……
明德九年夏,尧州协郡黄粱县。
道人拄着一支竹杖,带着满身风尘,来到了这座偏远小城,左右打量。身后一匹枣红马,既无缰绳也无马鞍,却默默跟在他的身后。
这座小城就在尊者山下,离尊者山也就数十里远,天气稍微好点,便能在城中看到那座高山了。
不过宋游并没有在城中住宿,因为在半路上的时候他便找人问过路,说是尊者山下就有客栈,而且不少,住那里方便些。
尊者山大概是整个尧州和浪州最高的一座山了,连绵的几百里山岭天然便分开了尧州与浪州,尊者山又屹立在这山岭之上,类似宛如擎天巨柱一样的天柱山却又像是一位站立不动的老翁,故名尊者山。
爬尊者山本身就要一整天,自然要先到山脚下住一夜。
于是宋游只是从黄粱县穿过,做了一些补给,便赶在黄昏前来到了尊者山下,想趁着这两天天气好,先上山看看,下山后再来城中休整。
山下果然有几间客栈,游人还不少。
宋游找了一间住下,向客栈的店家买了一碗雕胡饭,顺便向他打听尊者山的事情。
店家是在这里做游人生意的,不知回答过多少人类似的问题,几乎宋游刚一发问,便全都说了出来:
“小店门口这条黄土路,客官看见了吧,明早赶早一些,出门往左走,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前面会有人让你交山税,五十文钱,交了钱顺着那条小路就可以上山了,马驴骡子也可以上去,爬得快半下午就能到的,爬得不快,就得到晚上了。中途基本不用担心走错路,倒不是上山就只有这一条路,而是客官来的日子很对,只要走得早,一路上人多得很。”
“五十文的山税?”
“是啊,名山嘛,尊者山,到山顶上炷香能沾福气的,捡块石头回去都能镇邪,五十文钱,不亏本。”店家说道,“再说,都是官府收的。”
“幼童又要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