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考虑到替换周期和更新需求,即使电视机普及后,每年也会有50万-80万的进口需求。

印度自然是主要进口对象,苏尔电器又最便宜,这部分市场轻易就可拿下。

每年上千万美元的生意,他没道理放过。

马德拉斯工厂的产能还要继续爬坡,二十条生产线大概才会持平市场需求。

员工们现在都挤在租用的办公楼里,罗恩到现场亲自为他们打气,许诺工厂建成后会提供员工宿舍,以解决很多人的住房问题。

嗯,说的当然是办公室的正式员工。工厂里的工人现在都是外包,他没失心疯要为大几千人提供住房。

不过马德拉斯工厂确实给力,不考虑前期的投入成本,只投产一个月就有三亿多卢比的利润。

这还不算从斯里兰卡赚的外汇,应该给员工们一点甜头。

看完了工厂,他又去恩诺尔港码头视察,这里又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碧海蓝天、庞大的工程器械轰隆隆的开动,几台大型龙门吊沿海岸线依次排开。

港口没有复杂的建筑,全是基础设施,公路、铁路、码头、航道、仓库.

大多数只起了个头,没两年时间,不会有什么关键性进展。

罗恩也是第一次做港口生意,也不懂什么工程建设。

只是看着庞大的龙门吊把一个个巨型水泥墩放进海里,就觉得震撼、满足、自豪。

论航运基础,其实他的恩诺尔港比阿达尼的蒙德拉港更好。

隔壁就是马德拉斯港,这里完全在辐射范围之内,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

就说连接码头的铁路,罗恩只要修十公里不到,就能连接上主干线。

蒙德拉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少说要六十公里才能并入其他铁路。

这都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可以预见阿达尼投入港口的钱,要比罗恩多的多。

更别说他还要为港口招揽生意,罗恩却只要等马德拉斯港那里分流过来就行。

方便太多了,他的“阿妈”对他真的不薄。

当然,这里面有她十分之一的干股,也不是白忙活。

罗恩来马德拉斯几天已经去拜访过她,不过她现在正忙着为养子准备婚礼。

正好趁这个空档,他准备约见那个马兰。

卡维娅已经打听清楚了,作为本地土著,她对马兰家族并不陌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