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吉拉特的苏尔园区也最大,全部完工可能要等到98年,从建设到完成百分百预期目标,历时四年。
北方邦勒克瑙的规模最小,只有十条总成线,以及若干条配套零件生产线。那里地处内陆,交通运输不是很方便。
生产的电视机,大多被北印度地区吸收。目前罗恩并不打算继续扩大北方邦的生产规模,性价比不高。
把这些所有的分工厂加起来,苏尔电器投产的电视机总成线足足有七十条。
按照现在的产能,每月黑白的、彩色的、14寸、18寸、21寸,各型号电视机加起来产量超过一百二十万台。
毋庸置疑,苏尔电器现在就是印度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商。
70%的电视机市场,被垄断。
要不是另外几家制造商也实现了本土化生产,这个比例还要更高。
不过每月120万台电视机,并不都是被印度市场消化。
东亚、斯里兰卡、阿拉伯、非洲,每个月对这些地区的出口量高达五十万台。
不得不说,海外贸易有广阔的前景。
就这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还在增长,苏尔电器的扩张计划也从没停止过。
现在嘛,只看纸面数据。苏尔电器仅电视机业务,每月利润就有60亿卢比。
这个数字本来可以更高的,奈何今年电视机大降价,苏尔电器的利润也被摊薄。
没办法随着技术慢慢迭代,越往后电视机越便宜,这是大势所趋。
想要保住利润,要么扩大产能,要么开拓海外市场。
根据内部团队的预估,到千禧年左右,苏尔电器的电视机业务利润会进入巅峰期。
再往后就是从峰顶慢慢回落,好在苏尔电器的产品不止电视机这一种。
电饭煲和榨汁机业务今年也增长明显,再上老产品水空调、电风扇之类的,利润也有电视机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过利润看起来很多,苏尔电器这两年大规模投资,也是了巨款。
各种工厂、设备,加起来超过400亿卢比,一半用了贷款,一半都是付现金。
没办法,设备什么的,都是从东大买,没有贷款一说。
看似每个月都有八九十亿卢比的利润,结果大多数资金都投进了实体行业中。
罗恩现在账上的资金不到200亿卢比,如果把银行贷款平掉,说不定还是负的。
就这钱的地方还很多,分工厂的扩建不说,北方邦的电厂、泰米尔邦的港口一直在往里投钱。
保守估计,这两项目的缺口加起来也有百亿卢比。
银行贷款只能解决三分之一,剩下的还得他自己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