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才刚刚开始。

“业务部准备在加尔各答开设分工厂?”

“是,老板,我们在东部产能偏低。只靠勒克瑙很难满足中部和东部的需求。”阿希什回答。

“规模预计多大?”

“预计和古吉拉特相似,加尔各答还是东海岸的港口城市,部分产能可以为出口孟加拉做打算。”

加尔各答也是印度的大都市,西孟加拉邦本就富裕,又靠近出海口,很适合作为苏尔电器的工厂选址。

罗恩瞄了眼规划书,投资也是三五十亿的规模。工厂的设计兼顾了内陆和海外需求,算是苏尔电器第二大生产基地。

“各部门做一份评估,没什么问题,明年就开始建设。”

“是。”阿希什领命。

团队越来越专业化后,节省了罗恩大部分精力。

就比如新产品开发,他没过问任何细节,苏尔电器就在今年上市了多功能调频收音机。

这还是受到太阳卫视,广播电台的启发。自从开通电台后,收听观众比想象的还多。

孟买有专门的调查公司,通过专门的抽样调查,太阳电台收听观众可能在三百万以上。

不仅广告商蜂拥而来,苏尔电器也决定把收音机纳入产品范围。

这玩意没什么技术含量,内部研发团队完全可以搞定。

他们把造型变得更加小巧,添加了自动调频功能,音质也有改善,甚至还有液晶显示屏。

价格不贵,只有六七百卢比,卖的还不错。

因为卢比贬值,物价上涨,普通工人的薪资也有明显提高。

总之现在的几百卢比和三四年前的几百卢比,那完全不能比。

收音机这种东西只能算是平价电器,真的人人都买得起。

摆弄了会儿手里的新款收音机,罗恩对苏尔电器的管理团队还是比较满意的。

至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差,知道不停的开发新产品。

“罗boss,我觉得我们还可以考虑寻呼机,它很适合现阶段的印度。”堂哥亚什突然开口。

“什么?”罗恩一愣。

“寻呼机,一种无线呼机系统,用户即使在外面也能知道是谁在给自己打电话。”

这种东西在美国很常见,甚至已经到了淘汰的边缘。

亚什在得知罗恩拿了电信牌照后,猛然就想起这种小东西来,它也是移动通信的一种啊。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