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如果把污秽之地的普通工人,大城市人眼里的乡下老鼠,放到比哈尔的话,那就是妥妥的中产阶级啊。

不,300万比7000万,这已经是最顶尖的一小撮富人!

罗恩只觉得荒唐,比哈尔这吊地方比北方邦还离谱。

比哈尔的人均寿命也是印度最低,与大多数人可以享受医疗、教育以及用电的喀拉拉邦相比,比哈尔人平均少活15年。

也就是说比哈尔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四五十岁,这可是90年代中期,不是上个世纪。

他完全没法想象比哈尔人过得什么样的生活,在很多地方,四五十岁的男子还处于壮年期。

不过想到前几天遇到的库尔马医生,他又释然了。

医疗委员会形同虚设,你指望比哈尔会有什么医疗资源吗?

可能大多数人都混吃等死,生病不生病,以及生病后能否活下来,全看天意。

在比哈尔也没有多少就业机会,它的经济极其贫弱,尽管其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7%,但是营业税仅占全国营业税收入的0.7%。

只有不到五十分之一的人拥有电视机,有些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电视机长什么样。

这彻底打消了罗恩在比哈尔拓宽苏尔电器销售渠道的念头,太穷了,没搞头。

甚至你白送给这些人电视机,他们也看不了,没电。

许多比哈尔人的娱乐生活全依赖亚达夫,他的公共演讲吸引了成百上千的人们。

是的,每一次集会,都被比哈尔人当作娱乐活动。

他们没其他事可干,亚达夫能言善辩,演讲充满趣味,大家都把这当作笑话看。

翻完了这些档案,罗恩只能叹气。

都说北方邦是地上神国、人杰地灵,但比哈尔更是重量级,这里的人仿佛不是生活在文明社会。

北方邦最多搞搞抽象,人却也活的像个人。

比哈尔呢?让你感到窒息,文明隔阂的窒息。

偏偏这里的人毫无所觉、习以为常,因为他们没见过光,也无法想象大城市的生活该是什么样的。

在巴特那又呆了两天,罗恩和萨蒂亚在亚达夫某个儿子的陪同下,又前往丹巴德。

说这里是工业之城,着实是夸张了。只不过因为几大工厂的存在,才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工厂之外依旧一片赤贫,沿途的土路上,随处可见北印度特色的茶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