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铁路部门来说也是一笔大单,每天至少有六列火车专门留给苏尔矿业。
没点关系可调不来这种资源,只不过这对罗恩来说轻轻松松。
铁路部门也乐意接待苏尔矿业这种的大客户,没那么麻烦,装车直接拉走就行。
印度铁路煤炭运输,现在实行的是分区段计价。
从丹巴德到加尔各答总里程500公里,计价为为0.6-0.8卢比,每吨每公里。
也就是说一列火车的总运费在38万卢比左右,每个月运走20万吨煤,需要费六千多万卢比。
大生意啊,这笔收入有部分是要划给比哈尔邦财政部的,因此亚达夫十分积极的帮忙奔走协调。
运费很贵,苏尔矿业却也赚的更多。
光是卖煤的钱,每月就高达一千多万美元,合计4.7亿卢比。
去掉运费,再折算掉人工、设备开采的成本,净利润3.8亿卢比。
这就是苏尔矿业在丹巴德每个月的收入,每年保底45亿卢比,一亿美元。
等到后期开采量上来,再翻个几倍也不是问题。
此前投入的60亿卢比,不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回本,妥妥的家族基业。
这虽然比不上现在的苏尔电器,但胜在稳定,几乎旱涝保收。
苏尔矿业在丹巴德还没站稳脚跟,现在的产量还处于初期的磨合阶段。
当初设计时,可是按照月产量百万吨做的预算,产能现在根本没拉起来。
不急,他有的是时间。
在和三菱签完合约后,罗恩又急匆匆的飞往泰米尔。
想要完成每个月20万吨的运载量,对现在的印度来说并不容易。
丹巴德这里自有人配合亚达夫搞定,罗恩还派了家族的其他人带着苏尔矿业的员工,去加尔各答谈港口租用的问题。
煤炭运到那边总需要仓库存放,货轮到港后也需要泊位装载,这些都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协调。
他自己则亲自去恩诺尔港盯着,那边的工口即将启用。
早在几个月前,丹巴德的煤矿开没开采时,他就在做相关准备。
一是港口的部署,二是航运公司的组建。
当然啦,最重要的是卡维娅的预产期到了。
九月,他风尘仆仆的赶到金奈。
卡维娅正躺在私人豪华医院的vip病房里,这里装修的堪比五星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