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確切地说,是巴强在银幕上的形象,伴隨伴了罗恩他们这一代人的成长。
从久远的记忆里翻找,罗恩上学时,可是非常崇拜这位明星的。
记得巴强有次因拍摄特技镜头受伤时,全国上下皆为他的康復祈祷,另有成千上万的民眾在冲山医院外排起长队,等著为他献血。
那时候的罗恩差点和小伙伴约好,扒火车来孟买为巴强献血。
后来还是二伯阿迪亚,把他从瓦拉纳西的火车站里揪了回去。
嘖,他当初竟然也干过这种蠢事。
现在呢,阿米特.巴强双手迎过来,非常客气。
不得不说他本人比在屏幕上看起来的更为高大,穿著宽鬆的白色丝质帕坦西装。
他在同人握手时会忽然绽放笑容,罗恩从未见过有人能瞬间露出这么多牙齿。
那不是因愉快或出於礼节而展现的笑,更像是按下了某个开关,罗恩面前的白牙仿佛闪著光。
片刻后,开关又关上了,巴强的表情恢復了平静,甚至微微显出一种恍惚。
在他的別墅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蹲守,期盼见他一面以求“达显”。
这是某种宗教习俗,达显就是注视的意思,印度人相信见到圣人或神像的面有助於修行。
罗恩在北方邦时,没少享受过这种待遇。人人都过来高呼他的名字,以期罗恩看到他们。
在別墅里,巴强端坐书房,卡其色的真皮沙发椅和乌木家具为房间平添了几分华丽。
书房的一面墙上掛著一幅巨大的人物画,画的是一群孩子爭相围在一台放映机前的画面。
巴强的书桌上摆著一摞录像带和两本书,一本是他父亲的诗集,另一本是保罗.莱瑟的《夫妻之道》。
他们开始聊《克伸米尔任务》这部电影,巴强说他接到乔普拉打电话时,正在模里西斯拍戏。
“这他妈的会是部绝妙的电影,你就他妈的等著瞧吧!我当时就忍不住脱口而出,非常兴奋!”
“所以你也认为这是一部绝妙的电影?”卡普拉问道。
“当然,”巴强点头,“不过听说你又改了剧本?”
“我觉得还不够完美,所以稍微做了些调整。”乔普拉解释道。
和一般的孟买电影导演不同,乔普拉通常会严格按照敲定的剧本进行拍摄,但光有落成文字的剧本不足以为剧组签到大牌演员。
乔普拉必须亲自讲解剧本的內容,这就是他这次拜访巴强的原因,他要告诉对方《克伸米尔任务》是个怎样的故事。
乔普拉的讲解过程中,巴强频频点头,罗恩则偶尔插一句嘴,慢悠悠的品茶。
不过相对於电影,巴强却更关注另外一件事。
“苏尔先生,孟买国际学校那里还有招生名额吗?”
“嗯?”罗恩有些不明所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