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果然比人和猪的都大……」
宋婉暗自嘀咕了一句,收敛心神,继续认真练拳。
厨房里,齐云挽起道袍袖子,动作娴熟地淘米煮粥。
虽说他以前的厨艺仅限于「能做熟」的水平,但如今身为蜕浊中境的修士,对火候、时间的掌控已臻至毫巅。
米粥在砂锅里咕嘟着,火苗温顺地舔着锅底,不多时便米香四溢,粥汁粘稠恰到好处。
他又取了几样山间清晨采来的野菜,清炒一番,色泽翠嫩欲滴。
甚至还顺手加入了几味药性平和、有益气血的山中药材,融入粥菜之中,不着痕迹。
一顿简单的早餐,虽清淡,却在他手下做得清爽可口,暗合养生之道,散发着自然的清香。
……
饭桌上,清粥小菜,简单却透着用心。
齐云喝了一口粥,看似随意地问道:「你之前说749局那边的人事,具体怎幺处理的?」
宋婉放下筷子,坐直了些回答:「报告我已经提交了,辞去749的职务,上面很快就批准了。主要是后续的一些联络和备案工作。
局里的意思是,希望我能以游仙宫弟子的身份,继续兼任一个联络员的职务,算是两边的桥梁,他们也愿意付工资。
但这需要师父您点头同意。」
「可以。」齐云夹了一筷子野菜,点头应允。
「谢谢师父。」宋婉松了口气,重新拿起筷子。
「青城山脚下,周边的村镇县城,具体情况你了解多少?」齐云又问。
宋婉见齐云示意她边吃边说,便也不再拘谨,一边吃一边流畅地汇报起来:「山脚下主要是青城山镇,依托旅游业发展,还算繁华。
再往外围,就是几个大的自然村,比如坪乐村、石笋沟、桃花寨这些,主要以农业和农家乐为主。
更远一些的县区,比如都江堰市区,人口就更多了。
总体来说,青城山周边因为旅游开发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情况还算稳定,但偏远一些的村子,留守老人儿童多,各种问题也不少……」
她结合自己之前的工作所知,介绍得颇为详细。
齐云听着,忽然问了一句:「749局对于这些县城村庄里发生的鬼物事件,通常是怎幺处理的?」
宋婉叹了口气,放下碗筷,神色有些无奈:「虽然各省都有分局,但人手永远是不够的。
通常都是事情发生了,造成了影响,由地方上报警,层层上报,核实后再分配到分局或者总部,然后才会派出专人去处理。
总部那边像钟队长他们那样的巡视小队,全年都在全国各地跑,处理那些比较紧急或者影响较大的案子,但也是杯水车薪。
很多偏远地区的小问题,可能根本就报不上来,或者等处理到时,已经过去很久了。」
齐云闻言,点了点头,放下碗筷:「明白了。既然如此,日后青城山周边,便是你我负责的范围了。
这次下山,先摸清楚具体情况。
若恰好碰上些不开眼的邪祟作祟,顺手清理了便是。」
「是,弟子明白!」宋婉神色一凛,立刻应道。
饭后,齐云依旧背着那柄古朴的承云剑,宋婉则背了一个装有简单物资和急救用品的双肩包。
二人锁好宫门,身影便飘然没入下山的青石阶,融入了苍翠山色之中。
……
接下来的几日,师徒二人便在青城山周边的村镇间行走走访。
他们借宿农家,与村民闲聊,了解风土人情,也暗中观察有无异常。
这一日,斜阳渐沉,齐云与宋婉踏入了坪乐村。
村中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看似宁静,齐云却眉心微蹙,法眼所见,一缕若有若无的灰黑阴气缠绕在村东一角,微弱而不祥。
二人行至一户人家门前,篱笆疏落,院内药香隐约。
齐云轻叩木门,一位妇人应声而出,眉眼间愁云密布,眼角犹带泪痕。
她见来人是一对年轻道士,男子清冷出尘,女子灵秀如玉,不禁微微一怔。
「贫道二人路过宝地,欲求碗清水解渴,还望主家行个方便。」齐云执礼道。
妇人略一迟疑,但青城脚下,对道士也都是高看一眼的,仍是侧身相请。
院中陶罐正煎着药,苦涩弥漫。
宋婉柔声相问:「夫人家中可是有人不适?」
妇人眼圈一红,低语丈夫病重已久,去县城看了好多医院,吃了好多药,都不见奇效。
宋婉轻声道:「家师颇通医理,夫人若信得过,不妨让他一观。」
妇人看向齐云,见他不过二十出头模样,竟是这姑娘师父,还会看病?
心下讶异,更添几分疑虑。然与齐云目光相接时,但见他眸若深潭,气度沉静渊深,竟令人莫名心安,鬼使神差便引他入了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