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伯搀着他慢慢步上台阶,「奴婢听说丞相府广聚四方贤才,力求为我大汉朝探索出一条『经学致用』的制度,不知进展如何?」
丞相府发布了招贤令。
让天下臣民乍一听时心都咯噔了一下,但此招贤非彼招贤,相府无意于扩张,所纳之士,不能出仕做官,只能在相府「头脑风暴」。
招贤令中再三强调,源于先圣孔子「学以致用」的思想,探索的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即重视学问的现实效用,反对空谈义理和脱离实际的学风。
增了不少笑耳。
儒家的空谈义理、脱离实际,是天下皆知的事情,现实效用,哪是手无缚鸡之力,身不愿动膀不愿摇的儒生会愿意做的。
世官世禄制下,百家纷纷出世,对公孙弘的「妄想」大加批判,连儒家的人,甚至是公羊学的人,都在指摘公孙弘作践儒家、公羊学。
先圣的「大同社会」已经为世间构造了个终极目标,儒生该做的,是在其上「添砖加瓦」,高高在上为世人指引道路。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网
如果学问效用,那不就和墨家、农家这群身体力行的下里巴人一样了吗?
公孙弘却不管那样,只是继续招贤纳士,让前来的士人先思后辩,效仿上古百家争鸣,说服自己,说服他人,再来说服他这个大汉丞相。
公孙弘的心里突然涌出了一股酸味,连他自己也一时分辨不出是酸楚还是嫉厌,面容也浮出了复杂的表情,「没有进展。」
所有前来的士人,都止步于说服他人,因为谁也说服不了谁,这点,倒是和上古百家争鸣之时很像,各执己见、食古不化。
「相国,可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