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旗令官得令,疯狂挥舞起战旗,大军变阵,一队人马留在了校场中间,分成了两阵,催动着胯下战马动了。

沉闷的踏地声立刻响起,连声成片,竟有股战鼓的气势,战马彻底飞奔了起来,两阵将士正式交手,彼此的武器相碰,顿时发出清脆地金属颤动之音,腰马合一之下,隐约有火光乍现。

双方毫不留力,极尽所能展露战场搏杀的能力,这或许也是汉家骑兵首次毫无保留、酣畅淋漓的骑战。

马蹄下金属在闪耀,人腿两边的脚踏处,也有金属的光芒。

马掌、马镫,和原有的马鞍,可以说是战马最强辅助军械,能尽最大可能释放骑兵的战力,不必担心随时会坠下马来。

农耕与游牧,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是泾渭分明的生活状态,农耕就是脚踏大地,步战无双,游牧就是立于马背,骑战无敌。

这也使得交战中,游牧之族利用战马的超高移动常常让农耕步兵疲于奔命,然后以逸胜劳。

从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就与匈奴作战,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事实却没那幺简单。

中原战马少,骑兵更少。

这是先天环境所造成的。

长城以北和西域地区的植被,更适合各种畜牲生长,而在大河流域、长江流域,包括农田、果园、菜圃在内的农业植被居于优势地位,这些地区的畜牧业只能作为农业的补充或辅佐。

大汉初年,高祖皇帝所率三十二万大军被匈奴骑兵包围在平城,「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如此多的毛色不同的马,侧面证明了匈奴所畜马数量之多。

大汉一直在努力弥补差距,几十年来,马匹数量是提了上来,仅长安一地,最多的时候就有五十多万匹马儿,但论质量,大多数只是驽马。

《周礼·夏官·马质》:「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