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所有的人心中都沉甸甸的,有感动,也有羞愧……复杂极了。
「这话是他说的吗?」御座上的刘据也在扪心自问。
好像是,也好像不是,「以民为本」、「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是他说的,其他的君臣之言,似是老丞相的自我发挥。
核心意思很简单,君臣上下一心,励精图治,而实现天下大治,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以民为本,富民才能强国。
刘据望着一贯与民争利的文武,被公孙弘以大义压顶,腰肢渐弯的模样,看着就沉重。
「上君、诸公。」
透过殿门,望见公孙弘侧着身,「我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我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群臣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所有人逐渐瞪大了眼睛。
治国如种树,根深方能叶茂。
帝国的根在民,在民心,老相国劝谏上君「以德治国」,然后告诫群臣,眼睛不要总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见财物,看不到其他,上君积德要厚,即「积其德义」,群臣的理性要超过欲望,亦即「德处其厚,情胜其欲」。
一言蔽之,群臣格局要大,为上君积德安民。
这、这不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