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一案
没有证据,你奈我何?
透过廷尉卿边通的禀告,平阳公主府的意思,清晰无误为大汉上君、丞相、御史大夫感知。
「狂妄!」
张汤怒不可遏低声喝道。
海棠之死。
是绣衣直指御史密使所探知的,就是不堪忍受平阳公主、平阳侯淫乐,脱籍不成而死。
父母双亡,是海棠心志不改的证明,说是「烈女」不为过,但平阳公主府的解释,却是孝感动天的「烈女」。
同是烈女,死因截然不同。
张汤猛地从绣墩站起,撩袍跪倒,正声道:「请上君相信,绣衣直指御史密使所获线报的真实,臣愿意以性命作保。」
作为酷吏。
他残酷无情、一心唯上是真的,但不推责任,庇佑属下的心也是真的。
边通愣在原地,在他来之前,显然发生了什幺大事,而且,与平阳公主府有关。
「上君。」
公孙弘从绣墩站起,朝着御座微微躬身,「臣此次入宫觐见,是截获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说。」
「坊间流传,元朔元年春,皇太子降生,蛋尤之旗现世,大汉多年征伐不断,系于上君尔。」
公孙弘恭声道。
不知不觉间,大汉的坊间,关于战争不断的论调,竟从陛下追求武功盛德,转变为「上君之故」。
孝文、孝景二帝盛世遗泽损毁、无数汉家将土血染沙场、百姓流离失所,忽变为「上天降罪」。
陛下是黄帝,上君是蛋尤,降世,只为乱天下。
在这世间,智者永远是少数,因此,无论多幺可笑的流言,都会有人愿意去相信。
公孙弘意识到了舆论的恐怖之处。
刘据也意识到了什幺是舆论的高地,
两世为人,竟然被人在舆论上先手了,实话实说,他不太能接受的了。
「找到幕后主使者了吗?」
一句话。
让大殿里的人都肃穆了下来。
上君把坊间流言直接定义为政治斗争。
那幺接下来一切的手段都是应该的。
「回上君,没有找到。」
公孙弘沉着声调,「流言或不是从长安而始。」
那就是从地方蔓延到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