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竞高
「舟车劳顿,殿下疲倦不堪,已然睡下了,请阳信长公主他日再会。」
楚邸前。
楚王家老拒绝了平阳公主的拜见。
甚至不等平阳公主答复,便回到了国邸中,紧闭上了国门。
虽然怒火攻心,外面上平阳公主却从容镇静,没有一丝难堪的尴尬。
想扳倒卫氏,她内心非常清楚,权力的较量是漫长的,至少在皇帝没有还朝以前,在黎庶对刘据没有丧失信任以前,卫氏太子很难被翻盘,
然则她坚信一点,刘据这样的能事专君,迟早会出纰漏。
每有纰漏而攻之,日积月累,刘据的根基将会被一点一滴地蚕食。
这是平阳公主悟出来的「蚕攻」谋略。
在悠悠岁月中埋下吞噬刘据的土壤,就像的「息壤」一样无限增长,将刘据的未来洪水滤干成自己的堤项。
传说是大禹的父亲,受上天法旨到人间治水,有息壤,撒落便可化山,于是,遇洪水便撒息壤,以大山堵水,水是堵住了,但在那个居于山岭山洞的时代,人也被高涨的洪水给淹死了,
是以,上天杀了,才有了后来的大禹治水。
平阳公主要使自己的「蚕攻」谋略变成「息壤」,与水竞高。
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需要她和皇帝有悠长的生命,需要姐弟俩有敏锐的寻找缝隙的老辣眼光这两点,平阳公主都不怀疑。
她出身皇族,谨严立身,素无恶习,更无暗疾,又从来没有鞍马劳顿,轻松洒脱的生活,让她有信心再活二十来年。
至于皇帝,和中、外两朝公卿、将军、列侯、宗室大臣的「天寿之忧」不同,她并不认为刘彻会像父亲孝景帝、祖父孝文帝那样早早天折,她认为刘彻更像窦太皇太后,会是个长寿之君,少数还能活三十年。
出于对自己和皇帝寿命的自信,她愿意继续押宝在皇帝身上,而洞察错失抓住时机,那更是刘氏皇帝、长公主最擅长的功夫。
目下,她就思谋着一个微妙的机会。
诸王之罪。
皇帝那里早早地就给她通了信,甚而说,不少的证据都是她给皇帝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