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三声附议,一声高过一声,得到了所有朝臣的认可。

殿侧的太史令司马谈史笔不倦,如实记录下了大汉君臣万众一心的景象。

「如此,自今日始,我朝便照新制从事,诸制事宜,抄录至所有郡县,诸侯、列侯之国,天下官吏不可有丝毫懈怠。」

政令下。

朝臣们体会到了张汤同样的感觉,上意如山崩,什幺手段都挡不住。

不过,公孙弘显然没有准备就这样放过他们,声音在所有的人耳边响了起来:「上君,臣有奏,国之称富者,在于丰民,民之富,在于德思、身体,臣愚鲁久思无果,故请示上君富国富民之道,上君曰:『一,实事求是;二,以民为本;三,藏富于民。』以为至理,止臣一人知无以为富,故请上君示以为天下臣民咸知,如此,臣以为,万民幸甚!社稷幸甚!大汉幸甚!」

明明是金玉之音,但满朝文武却觉得公孙弘的声音渐听渐远,帝国有了治国纲领,作为公卿、

列侯、宗室大臣的他们,却连什幺时候有的都不知道。

上君、老相国,你们这对君臣也太欺负人了。

「至理之言,理当为天下臣民咸知!」

轮到张汤来唱和了。

一干文武心气全无,跟着颂圣附和道:「至理之言,理当为天下臣民咸知!」

以后的官,不好当过喽。

事事记录在案,凡有错漏,无限期追责,这官,还怎幺当啊?

忽然之间,想到了陛下,那个平等地拿刀给他们放血的陛下,比着上君钝刀子割肉,痛快太多了。

「既然如此,下有众愿,上无不准,三言十二字,抄录天下郡县、诸侯之国、列侯之国,使臣民知道。」

政令再下。

两朝官吏的眼泪都在眼眶中打转。

见此情形,司马谈笔锋微顿,后速笔,「元狩二年孟夏,皇太子据连颁政令,律国、律制、律官、律民,宣室殿上,两班朝臣热泪盈眶,倍受感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