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一日,老师会重塑那些学问吗?」
「必竭其力。」
「被儒家侵占的『典籍』,老师愿意归还吗?」吾丘寿王紧紧地盯着老师,问出了关键。
儒家不止是在消灭其他学问,还在偷走其他学问的经典,伪装过后,化为己用。
儒家内部管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学」,是「窃」,不是「偷」。
事实上,盗就是盗,贼就是贼,
早在几百年前,庄子就看透了儒的本质,甚至虚构了大盗故事来批判儒家礼教规范和俗儒富贵显达。
这便是大盗盗跖。
孔子与柳下季是好友,而柳下季的弟弟盗跖纠集数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百姓深受其苦。
孔子认为柳下季作为名流,有责任教育好弟弟,于是决定劝说盗跖改邪归正,尽管柳下季极力劝阻,孔子仍执意前往。
孔子让颜回驾车,子贡陪同,去会见盗跖,当时,盗跖正在泰山南麓休整士卒,听说孔子求见,怒目圆睁,生气地让孔子回去,否则就用他的心肝当午餐。
孔子不甘心,请求再通报一次,称自已是柳下季介绍来的,盗跖这才同意让他进来。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孔子见到盗跖后,先施一礼,大谈仁义道德,称赞盗跖智勇双全,完全可以走正道,没必要当强盗,并表示如果盗跖能听他劝,不再做贼,他愿替盗跖到各国去游说,让他们改变对盗跖的看法。
盗跖大怒,反驳说孔子是用利禄诱惑他,想让他当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