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褚大的脸白了下来。

以臣子之身制约皇权的方法是少,但不是没有。

哪怕在儒家思想中,都倡导「仁政」、「民本」,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亦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董仲舒却故意歪曲了这部分内容,讲起了君臣父子纲常。

另外,大汉丞相作为百官之首,参与决策、监督执行,对君主决策有制衡作用,部分时候,可以反驳皇帝诏令。

大汉的御史、大夫,同样拥有直言进谏的权力,影响君主决策,万不得已,甚至可以「死谏」,名垂青史。

以及,大汉的史官,会如实记录君主言行,形成「春秋笔法」,君主忌惮留恶名而收敛行为。

如董狐记录「赵盾弑其君」,孔子赞其为良史。

总言之,君主可以无道,臣民可以反目,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便是对一切的回答。

《孟子·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很多事情,很早以前,就有了解释,有了解决方法,可是,却被有心人故意遗忘。

董仲舒及其天人学说,一边在增强陛下的统治,一边在约束陛下的皇权,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功利。

没有儒家之前,不管一朝国相、御史、大夫、史官制约皇权的过程中有多幺惨烈,历史都给出了公正的评价。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