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立余善为东越王,与越王并处。
余善统治闽越后,前后十多年,与汉廷相安无事,但在去年南越国事上,余善与南越国相吕嘉约定反汉,未及行动,吕嘉已死,约定遂泄。
做了十多年东越王的余善,或许是疯了心志,不但没有立刻上书汉廷请罪,反而先进攻了汉军。
路博德、张次公立即回书朝廷,请求覆灭东越国,获准之后,便向东越国进发。
余善派兵到汉军必经之路作抵抗,他还给东越将军骆力等人加「吞汉将军」的封号,大军进入白沙、武林和梅岭三个要隘,试图据要而守。
路博德、张次公连下要隘,杀力,进入闽境,余善顽强抵抗,亲率大军在天险泉山筑城拒守。
刘据上次得到路博德军情,是余善在泉山私刻「武帝」印玺,自立称帝,公开反叛汉廷,路博德、张次公前后夹击,腹背受敌的余善,不得不放弃天险泉山,撤退到冶都,刚建的行宫,就被路博德一把火给烧了。
没想到,再次听到了大汉钦封的东越王余善消息,就是余善死在闽越人手中,闽越国投降了。
越族小国之灭,刘据没有什幺想法,只有收复故土的喜悦,颌首道:「照前廷议,所有闽越男儿迁徙至江淮而居,路博德军、张次公军就地驻扎,娶闽越女为妻,化蛮为汉。」
东越狭小而多险阻之地,闽越强悍,屡次反覆无常,如果不加以措施,不消多年,东南又成祸患,是以,刘据定下闽越男儿入汉地,闽越女儿嫁汉儿男,彻底改变一地血统的计策。
略显仁慈。
以中外两朝公卿大夫、列侯亲贵、宗室大臣众议,是要杀光反覆无常的闽越男儿,只留闽越女儿为汉妇的。
留妇不留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