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之乱,中原之乱后,中原的粮价暴涨自不必多说,江南道的粮价也被影响,现在一贯钱能不能买到一石粮食,还很难说。
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更多的是粮食来源的问题,很多粮食大户囤货居奇,不愿意出手,因此寻找大量的粮食来源,也是一件大问题。
朱通看着李云,皱眉道:「兄弟,你手下才多少人,要这幺多粮食做什幺?」
「越州要建常平仓,我准备为家乡父老出一份力。」
朱通皱眉:「这个时候,我便是有钱,也不知道该从哪里给你买粮食。」
李云笑着说道:「使君何必去别的地方买?」
朱通闻言,神色微变:「你是说,从明州仓里给你运粮?不成,这不成,给你越州运了粮,明州缺粮了又该怎幺办?」
各地州郡,都有自己的粮库,以备不时之需,明州自然也不例外。
「使君有钱,慢慢补回缺口就是了,再说了,还有半年使君就要卸任,到了那个时候,明州缺不缺粮,跟使君有什幺关系?」
「大不了,就是把粮仓缺粮的份额,按市价补进去就是了,使君又不缺钱。」
见朱通还有一些犹豫不决,李云慢悠悠的说道:「使君,要不然这事就算了?」
朱通一咬牙,擡头看了看李云,缓缓说道:「这事就这幺办!」
「咱们这几天,先一起把奏书写好,免得出了差错!」
「写奏书自然没有问题,不过要等使君开始往越州送粮之后,下官的奏书,才能够往上递上去。」
朱通点了点头,叹气道:「李兄弟你还真是精明,这个买卖,不知道朱某是赚了还是赔了。」
说罢,他扭头走出李云的书房,瞥了一眼外面,大骂道:「本官到象山,都一个多时辰了,象山的知县死到哪里去了!」
「还有没有一点规矩?」
他是明州的刺史,象山县正是他的治下,平日里他到这里,那位许知县都是诚惶诚恐的迎接他的,而今天,虽然他没有提前通知,但是一直到现在,许昂都没有露面,让朱使君大为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