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放下茶杯,面色平静:“东宫各种属官,加在一起有二十多人了罢,俱是饱学之士,有他们在,如何能出错?”
杜相公看着李云,他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才低声说道:“我不明白,二郎这么做,到底要干什么。”
“为了看一看将来。”
李皇帝也在看着杜谦,他低声道:“为了看一看,太子对新学有没有上心,借以窥探,将来他能不能继承章武朝的新法。”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继续说道:“如他考的不错,礼部可以把他的案卷昭之于众,让他与本朝务实之学,再难分割。”
杜相公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摇头道:“陛下,太子殿下才十八九岁,你又春秋鼎盛,这个事情急不得,也不能急。”
“他这个年纪,心中想法俱不稳当,我觉得,还是安安稳稳比较好。”
他看着李云,低声道:“陛下还未满四十岁,又龙精虎猛,何必着急?”
李皇帝皱眉道:“我没有着急。”
“只是想将太子给培养出来。”
杜相公闻言,长叹了一口气。
古来开创之君,不管是开国之君,还是有开创或者是中兴之功的君主,因为身怀大功,且大权在握,往往性格会极端强势。
这种强势,表现在父子之间,会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想要改造子一辈,让儿子们也像他。
因为他是成功者。
杜相公思考了许久,才对着李云说道:“陛下,凡事不能太急,前些年陛下不是跟我说过,后人自有后人的想法,咱们这一辈人,管不了,也管不到吗?”
“他自有他的想法,我不管。”
李皇帝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然后看着杜相,默默说道:“但是,我总是想要给这个世道留下点什么,不能你我前脚刚走,后脚这个世道,就恢复了旧周模样。”
杜相公闻言,勃然变色。
他已经听出来了皇帝陛下的一些决心。
本来,帝制时代,一个皇帝有一个皇帝的想法,有一个皇帝的治国理念,以至于每一朝跟前朝相比,都不一样。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是自然的现象。
但是皇帝陛下现在的倾向是,如果他断定太子将来,一定会否了他的国政,恐怕…恐怕…
想到这里,杜相公不由得汗毛倒竖。
如果真的更易储君,那对于朝廷来说,才是莫大的变故,甚至可能会连带着许多人,死在这场巨大的变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