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有些道理,光说是不行的。

他摇了摇头之后,开口道:“受益兄,你我就不说什么大道理了,我就直接跟你说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就是要陆续废除户籍制度。”

皇帝陛下开口说道:“让百姓们,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自由流动。”

这个时代,有严苛的户籍制度,出门必须要当地官府开具路引,否则可能就要被官府缉拿起来问罪。

这就导致了,除了行商,以及士人,地方百姓几乎是不流动的。

而官府要的,正是这个。

古代政府太小,人手太少,只有不流动的百姓,才是好管理的百姓,不然四下走动,四处串联,说不定很快就会生出一批叛军出来,要竖旗造反了。

杜谦瞪大了眼睛看着李云,直接摇头道:“陛下,这断然不…”

皇帝看着他,笑着说道:“听我说完。”

“也不是说,就让全国的百姓可以随意乱跑,只要有正当的理由,乡间的百姓未尝不可以进城。”

“不是读书人,未必就不可以离开家乡。”

皇帝陛下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抬高商人地位,许可商人之子科考。”

商人,在这个时代地位很低。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是奸商。

在天数恒常,或者生产资料固定的这个前提下,商人当然都是奸商。

毕竟天底下所有东西都是有数的,你买东卖西,赚取差价,可不就是奸商?

但实际上,商业往往会推动社会发展。

比如说,一些要紧的发明能够诞生,很多时候都是来源于商业用途,只有把商人的地位抬高了,生产力才能够自然向前演进。

至少在李唐如今这个小农经济情况下,大约是这个模样。

比如说,沿海那些织贩丝绸的商户,他们是真的可以改进织机的。

当然了,对于这些商人,朝廷也要加以管控,不能让他们肆行无忌,否则奸商,也真的会害人。

“商业兴旺,则可以带动百业兴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