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要落在你们卓家的头上。”
卓光瑞笑了笑:“那时候,下官在不在都还是两说,想这些也没有用处。”
杜谦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的意思是,卓兄那么些儿子,若有无心出仕的,可以选派一两个人,跟陛下打一声招呼,多来工坊这里走动走动,好好学一学。”
卓光瑞闻言,心中一凛,随即对着杜谦微微低头:“多谢杜相提点,下官差点漏了这事。”
杜谦摆了摆手:“没有外人,卓兄太客气了。”
说着,他开口问道:“最近,姚家与卓兄家里,走的很近罢?”
卓光瑞看向杜谦,也跟着笑了笑:“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杜相是什么看法?杜相要是觉得不合适,下官就跟儿孙们交代几句,让她们断了往来。”
“你们两家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
杜相公连忙摆手道,表示自己不会干涉小辈的婚事。
他咳嗽了一声,这才低声说了一句:“我的意思是,你们俱是江东人,可以结亲。”
他看向卓光瑞,提醒道:“但不可结党。”
卓尚书再一次心中凛然,他抬头看了看已经走远不见的皇帝陛下,又看了看杜谦,微微低头道。
“下官…受教了。”
………………
转眼间,又是两个月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章武十一年的三月,正是春暖开的时候。
就在,朝廷各衙门,各种政令,有条不紊进行的时候,兵部尚书赵成,领着左侍郎李槲,右侍郎周昶,一路进了甘露殿,拜见了皇帝陛下。
李皇帝看着这三个熟人,抬了抬手,笑着说道:“都起身,自己找地方坐。”
三人应了一声,赵尚书对着李云低头道:“陛下,孟将军所部,已经在凯旋的路上,此时已经进入河东道与京兆府交界之处。”
先前,孟青曾经回来过一次,但那一次,只是他个人回来,甚至还没有领受朝廷的封赏,就连忙回去了。
而这一次,才是正经的王师凯旋,这一次平定幽燕的校尉以上的将官,有一多半都要跟着回来。
而此时,幽燕…或者说辽东道的兵力,由副将骆真暂领,继续修建榆关。
大多数将官,跟着孟青一起回京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