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初给自己这个三儿子分成,一方面是父爱,另一方面是不得从政封藩的补偿,更多的则是出于,如果不分给他,他也会自己贪的考量。
再加上官本位的世界,不管是什么样的财富,都不如权柄,因此才会有这几年郑王府的愈发富庶。
经过杜谦这么一提醒,李云自己琢磨了一下,然后看了看杜谦,开口笑道:“我家那些子产业,也不会一直这么赚钱,如今民间也有琉璃作坊了,用不多久,琉璃厂便不会有现如今这么赚钱了。”
琉璃厂,当然不只是生产玻璃。
当年,李云让工坊的人弄出玻璃,其实就是为了弄出打仗用的望远镜,然而这个产业经过二十年发展,现在镜子,杯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以及非军用的望远镜,琉璃厂都在对外售卖。
就目前而言,还在暴利阶段。
杜相公笑着说道:“琉璃厂快二十年了,又是官办的,还有皇子当家,恐怕不一定能让民间的同行当起来。”
李皇帝一怔,随即开口笑道:“这确实是个问题。”
“往后我让人注意注意,至于这一次封禅不封禅,后面再议罢。”
皇帝陛下伸了个懒腰,笑着说道:“其实封不封禅,不甚要紧,要紧的是,我真想出去走动走动了。”
能不能封禅泰山,李云确实不是很看重。
毕竟九天之上,假如真有一位统摄天地的皇天上帝看着,那么按照道理来说,哪怕不登上泰山,李云这些年做的事情,这位老天爷应该也能看得见。
不至于非要让李云这个“儿子”去泰山加密通话。
如果没有老天爷。
封禅就更没什么意思了。
不过,李云性格跳脱,年轻时候就是个不坐窝的主,这些年当上了皇帝,他已经最大限度的压制住了自己的天性。
当年苍山大寨的老人们,恐怕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他李二能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七八年十来年。
但是天性就是天性。
天性只会被压住,很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杜谦站了起来,对着李云问道:“陛下是想去江东,看一看这几年新政的成效?”
“顺带罢。”
李皇帝笑着说道:“主要是,在笼子里憋闷得太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