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子可是我祖传下来的,卖了可不好和祖宗交差,恕难从命。」
开什幺玩笑,自己这方子怎幺可能卖出去,卖出去不就烂大街了吗?
攥在手里,想怎幺定价就怎幺定价,岂不美哉?
李世昌并未动怒,反而笑得更深:
「江大人可是嫌少?一千两不够,三千两如何?」
江瀚不动声色,摇头道:
「李老爷好意我心领了,但我只卖成品,不卖方子。」
见江瀚态度坚决,李世昌眼底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掩去。
这方子他今天说什幺也得拿下来,利诱不成,那就换个法子。
他转而又换上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长叹一口气:
「江大人有所不知,我李家想求购这水泥方子,可不只是为了牟利。」
「这东西若是能在我大明上下推广应用,不仅能修筑城池,抵御外敌;而且还能修渠筑坝,造福百姓。」
「眼下我安塞县水利年久失修,每逢旱季,多少人家破人亡,江大人,你难道忍心见着百姓受苦受难吗?」
江瀚眉头一皱,好家伙,这是拿百姓来压人?玩上了道德绑架这一套。
笑话,这饥民与我何干,我又不姓朱;
况且现在紫禁城里那位姓朱的,也没管过饥民啊,反倒是不停地加派,把人往死里逼。
甚至对江瀚来说,饥民越多反而越有利。
江瀚擡起头,轻笑一声:
「李老爷,这赈灾救民,那是朝廷的事,我等小商小贩,不敢参与。」
「这些国家大事,自有朝廷大员操心,我等小民,只求养家糊口而已。」
李世昌盯着他看了片刻,笑容渐渐淡去,语气中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江大人,机会难得,你可要好好想想。我李家在安塞乃至延安府都略有薄面。」
「只要你点头同意,三千两白银我立马奉上。」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带着几分威胁:
「要是不答应,这安塞周边,江大人恐怕是待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