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人竟然已经进入了湖广!」
「湖广可是我大明粮仓,要是连湖广都被流寇占了,你们告诉我,这天下,还怎幺撑下去?!」
「辽东的失地,该怎幺收回?!」
殿下的文武百官,一个个噤若寒蝉,无人搭话。
可朱由检的咆哮还在继续:
「更糟心的是那个姓江的小贼,这厮不仅攻破银川,屠了庆王一系,如今反倒从容不迫的窜入了四川,占据了龙安府!」
「招兵买马,分发田地,俨然就是一副坐寇的模样!」
「他就差没开府建制,称王称帝了!」
皇帝的咆哮声响彻整个崇政殿,震得文武百官心头发慌,但谁也拿不出具体办法。
他们心里很清楚,如今大明的军队,就是一盘散沙。
洪承畴在镇压关中、汉中的农民起义;河南巡抚玄默,在镇压豫西一带的贼兵;
昌平副总兵左良玉,在河南被流寇主力牵着鼻子,疲于奔命;
四川副总兵邓玘则是在汉中府一带停滞不前,出工不出力。
面对进入四川的叛军,云贵川三省总督朱燮元、四川总兵侯良柱等人,却又被云南作乱的土司给死死拖在了边陲之地
眼下,大明的几路官军都在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形成合力。
面对这种情况,内阁的几位大臣,又再次提出了老生常谈的问题,统一事权。
以首辅周延儒为首的官员们认为,贼寇之所以能流突无定,四处逃窜,就是因为各省各镇,抚事权不一,互相观望,推诿塞责。
所以,眼下必须简拔一位重臣,开督设府,统摄各路兵马,专事讨贼。
朱由检思来想去,也同意了这个意见。
他之所以一直没开这个口子,主要还是担心麾下臣子权力过大,容易生出事端。
可如今贼势越来越大,四川、湖广两个产粮重地都收到了威胁,朱由检也顾不上什幺权力制衡了,只能先把贼寇镇压下去再说。
可是,朝堂诸公对于督臣的人选,却有着不同的意见。
这场关于督臣人选的争论,很快便演变成了内阁首辅周延儒与次辅温体仁之间的党派倾轧。
崇祯五年,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
周延儒借着崇祯四年的科举舞弊案,大肆攻讦温体仁一党。
其中,温体仁的同乡姻亲闵洪学被拉下马,被迫辞官回乡。
而温体仁自然也不甘示弱,他表面不动声色,转而借武举一事暗中发挥,影射周延儒参与舞弊。
说起武举,这还是崇祯皇帝亲自牵头,采取的重大改革。
朱由检看见日益猖獗的贼寇,感念麾下的武将不堪一用,决定培养属于一批真正听命于自己的武将。
此前,朱由检命人整顿京营失败了,改革触动了在京的利益集团,导致众多勋贵集体上书,纷纷抵制改革,怨谤纷然。
在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中,改革先锋李邦华被赶下台,黯然离京。
眼见京营盘根错节,难以改制,于是皇帝只能另起炉灶,设立了武举。
虽然明代一直有武举,但崇祯这次把武举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仿照科举殿试,直接搞了个武举殿试出来。
中式者一共有三十二人,其中能抡百斤大刀者,仅有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