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卸掉了卢象升的湖广巡抚一职,并将其擢升为兵部右侍郎。
并且,他又往卢象升五省总理的头上,又塞了陕西、山西两个省份过去。
直接让卢象升总理七省军务,专事剿贼一事。
为了彻底剿灭张献忠和高迎祥之流,朱由检还急令辽东前线的关宁铁骑入关。
他将祖大寿的亲信祖宽所部调到了南直隶,划归卢象升统领。
安排完一切后,朱由检还不解恨。
他甚至还秘密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以及东厂大太监李承芳。
崇祯严令二人,派出锦衣卫和东厂的得力干将,准备去往陕西,寻找张献忠和高迎祥的祖坟所在。
一报还一报,他也要让这两个逆贼尝一尝祖坟被毁的滋味。
朱由检甚至还提醒骆养性和李承芳,命他二人带上镇物,届时施以厌镇之法,毁掉这两个贼子的龙脉气运。
当崇祯那份痛心疾首的罪己诏和任命文书,穿过千山万水,送到正在巴东前线的卢象升手中时,这位以忠勇刚烈着称的儒将,正在简陋的行辕中研究舆图。
卢象升展开诏书,看到凤阳陷落、皇陵被焚的噩耗时,顿时如遭雷击。
一股锥心刺骨的悲愤和屈辱涌上心头。
他一把丢下舆图,霍然起身,对着北方京师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陛下!」
「臣……万死难辞其咎!」
卢象升声音哽咽,痛苦无比。
无需旨意,他立刻命亲兵取来素服换上,以示哀痛。
当读到皇帝擢升自己为兵部右侍郎、加封七省总理时,他的内心更是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皇恩浩荡,这是陛下在危难之际,将半壁江山托付于自己啊!
「臣卢象升,必不负君恩!」
「不灭流贼,誓不为人!」
卢象升拔出腰间佩剑,毅然削下自己一缕头发,紧紧攥在手中,如同攥着对大明天子的誓言。
「传令三军!」
「即刻拔营,目标南直隶,驰援凤阳!」
他准备先接应从辽东赶来的祖宽部,然后在南直隶布下天罗地网,将其中的贼寇一网打尽。
然而,汉中的洪承畴在接到诏书和消息后,反应却与卢象升截然不同。
他默默地读完诏书,脸上不悲不喜,只是双眼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洪承畴放下诏书,走到帐外,望着西南苍茫的群山,长长地叹了口气。
「七省总理……」
洪承畴低声自语,嘴角漏出一丝苦涩的笑意,
「值此危难之际,皇上怎幺还沉浸在制衡那套帝王心术里无法自拔?」
他看得很清楚,崇祯此举,除了剿匪外还另有深意。
大明一共两京十三省。
他洪承畴是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总督;
卢象升是南直隶、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山西、陕西七省总理。
两人的管辖范围高度重迭,竟然有足足五个省,同时处于两人的统领之下。
这算怎幺回事?
而且皇帝还十分「贴心」的给他俩都配上了尚方宝剑,节制各省军务。
该说不说,大明朝的尚方宝剑,都快赶上菜市口批发的白菜了。
上一个同时拿着尚方宝剑互相「节制」的,还是辽东的袁崇焕和皮岛的毛文龙。
结果呢?
一个被矫召斩杀,一个被千刀万剐。
他俩的下场,早已传遍了整个大明朝的官场。
可如今,皇帝陛下又把这要命的双剑悬在了他和卢象升的头顶上,这是什幺意思?
难不成紫禁城里的天子不识数?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
非也!洪承畴心中雪亮。
这哪里是糊涂,分明是皇帝的制衡之术。
卢象升在东南,年轻气盛,锐意进取,背后有相对富庶的湖广和南直隶支撑;
而他洪承畴在西北,老成持重,手握能战的三边秦兵;
一个有钱,一个有兵。
以当今天子刚愎多疑的性子,他怎幺可能放心让任何一方真正放开手脚?
两人的势力范围高度重合,势必会产生争执,龌龊,这都是皇帝为了提防权臣的手段罢了。
整个大明朝,只有一个人能呼风唤雨,那就是他崇祯大帝。
洪承畴在官场沉浮数十年,早就看穿了这一切。
在政治上,他比满腔热血、只知忠君报国的卢象升,要成熟太多了。
所以,当卢象升意气风发、火急火燎地回师南直隶,准备大展拳脚时,洪承畴只是心灰意冷地收起了诏书。
他望着连绵的西南群山,自嘲的笑了笑。
没有中枢强有力的统一协调,没有充足的粮饷支撑,单凭他洪承畴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突破剑门关,进入四川剿匪了。
目前看来,皇帝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指挥,只会让四川的贼寇越坐越大。
无奈之下,洪承畴也只能下令大军拔营起寨,重回关中,准备开往山西剿匪。
一场声势浩大的东西合围、入川剿匪行动,就这样不了了之。
大明帝国的裂痕,在两位统帅背道而驰的行军路线上,越扩越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