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里是大明海防游击、也是东南海上无可爭议的霸主一一郑芝龙的核心据点。

“大明两京十三省,如今竟然丟了一省?!”

当郑芝龙听到心腹匯报四川之事时,手中微微一颤,显得无比惊讶。

“西北明军竟然败给了一群流寇?”

郑芝龙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此时的他,正值人生巔峰。

崇禎六年,郑芝龙背靠大明朝廷,在金门海战中大败老对手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声威大震。

崇禎八年,他又刚刚火併了另一个大海盗刘香,彻底统一了东南沿海的海上势力。

郑家的商业版图庞大无比,遍及东洋、南洋。

从日本的平户、长崎,到南洋的吕宋、巴达维亚,甚至远至印度。

郑芝龙魔下的舰队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只,人员构成复杂,包括汉人、日本人、朝鲜人、东南亚土著乃至非洲黑人,號称拥眾数十万,是不折不扣的“海贼王”。

可虽然郑家雄踞海上,坐拥如此势力,但说到底,郑家是离不开大陆的。

在郑芝龙的构想中,他最好是能依託大明官方身份,垄断富庶的东南沿海,从而在利润惊人的海上贸易中取利益至於朝廷是谁当家做主,对他一个海贼来说,其实並不重要。

眼下大明是正统,所以郑芝龙才会接受了明廷的招安,一心想要在朝廷里混个一官半职。

甚至,他还打算把儿子郑森送往南京国子监读书,方便將来入朝为官。

毕竟朝中有人,才好做生意。

但最近大明的局势,让他越来越感到不安。

越来越多的消息表明,大明朝好像已经是行將就木,日薄西山了。

辽东的建州女真几乎是年年叩关,不断给明廷放血;西北乃至中原一带,流寇肆虐,天灾人祸不断。

如今,竟然又冒出一个在四川称王立制的江瀚?

郑芝龙不禁为大明捏了一把汗,同时也对自己接受招安的决策,打上了一个问號。

“朝廷怕是越来越靠不住了。

他暗自思。

不过,换个角度看,大明內陆越乱,朝廷对海洋的控制力和注意力就越弱,他郑家的海上王国反而会更加超然独立。

“四川—·汉王—

郑芝龙端坐於暖房中,嘴里不停地咀嚼著这几个字。

万一万一这个姓江的真能成事,自己是不是得提前搭根线,以备不时之需?

想到这儿,他立刻招来心腹,吩附道:

“加派人手,盯紧四川方向传来的所有消息,定期匯报於我!”

“另外,你去通知芝凤,让他组织一支精干的商队,多备些沿海的紧俏货。”

“试试看能不能从长江口逆流而上,想办法接触一下四川那帮人。”

“不必声张,先探探路,搭个桥。”

而在大明版图的另一头,来自四川的消息,很快便从东南一带传到了北方,直送大明京师。

此时正值崇禎九年正月,北京城还笼罩在节日的氛围当中。

虽然即將迎来上元佳节,但紫禁城中的皇帝朱由检,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去年的这个时候,凤阳沦陷,皇陵被毁,

整整一年过去,儘管卢象升奋力围剿,但焚毁他朱家祖坟的张贼、献贼仍然还在南直隶一带四处流窜。

到如今,西南方向竟然又传来了逆贼窃据一省、越称尊的的噩耗。

朱由检的心情可谓是鬱闷到了极点。

自从他登基以来,可谓是诸事不顺,天灾人祸如影隨形。

关外的建州女真他束手无策,而內地的流寇又是愈剿愈多。

再加上盘踞四川、称王立制的心腹大患—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充斥著朱由检的內心。

自从去年凤阳皇陵被毁后,他便一直素服避殿,减膳撤乐,以示哀悼和自责。

为了激励臣子和魔下的將士们奋进,朱由检还装模做样的昭告四方:

“朕以凉德,承嗣不基,九年於兹。”

“水旱频仍,流寇未灭,虏寇又至。”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