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陛下要是不信,末將甘愿接受三司会审,彻查此事,以证清白!”

黑云龙嚇得魂都要飞了,要知道,当初袁督师就是在这个平台上,被锦衣卫当场拿下,押入詔狱的。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栏杆后的皇帝並未发作,只是淡淡地反问道:

“爱卿何出此言?”

他顿了顿,语气平静,

“朕的意思是,这种拙劣的伎俩是骗不了朕的。”

“朕也不会中韃子的诡计。”

听了这话,黑云龙猛地抬头,差点没哭出声来。

崇禎冷哼一声,继续道,

“朕今天找你来,是为了將计就计!”

“爱卿可以继续与那韃子主將通信,先骗取其信任,然后诱敌深入,设伏將其围杀!”

他看向黑云龙,语气中带著一丝鼓励:

“爱卿放心,即便诱杀不成,朕也绝不加罪。”

“放手去做便是!”

经歷了己巳之变的惨痛教训,尤其是经过袁崇焕一事后,朱由检总算没有重蹈覆辙,竟然保持了难得的清醒和理智。

黑云龙闻言,顿时热泪盈眶,感激涕零,再次重重磕头:

“陛下明察!末將万死难报!”

“末將即刻返回前线,依计行事,必不负陛下所託!”

黑云龙返回西山防区后,立刻依计行事,派人给阿济格回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说自己当年背叛大清,是因为皇帝扣押了他的家眷,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自己在內心里,始终是嚮往大清的,如今愿弃暗投明,作为內应

送出信后,黑云龙立刻在西山一带精心设下埋伏,只等阿济格上鉤。

结果他等了好些天,阿济格根本就不理这茬。

阿济格虽然平时犯浑,但打起仗来脑子还是很清醒的。

当他收到回信后,当即便断定其中有诈,从西山周边袭扰北京是不可能了。

於是,阿济格根本不理黑云龙的投诚,果断改变计划,带著大军绕过西山防线,抵达了良乡。

但问题是,良乡这个地方,在己巳之变时就已经被山西勤王军给抢了一遍,穷困不堪。

再加上出征前,皇太极曾特意嘱咐不要重复抢掠同一个地方,避免竭泽而渔。

阿济格在良乡休整了两天,发现周边地区都被霍霍过,根本没地方可抢。

他和贝勒阿巴泰商议后,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分兵。

阿巴泰领兵往南,阿济格率军向东。

此次入关的清兵不过两万人,阿济格竟然还敢分兵,其囂张气焰可见一斑。

消息传回京师,紫禁城里的朱由检已经气疯了。

区区两万虏骑,竟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如此肆无忌惮地分兵抄掠,简直视大明如无物!

他不得不再度下达詔书,命令天下兵马火速进京勤王!

同时,他吸取了己巳之变时,各路勤王军因缺粮少食而譁变的教训,强令户部筹措犒军粮餉。

然而,此时的国库早已空空如也。

朱由检翻箱倒柜,试图从京师找出些钱財,结果却一无所获。

下面的官员们更是装聋作哑,互相推諉。

只有户部尚书侯恂提出了一个无奈的建议:

暂时停止京畿地区的粮食交易,统一调配。

而吏部给事中顏继祖的建议则更为疯狂荒谬,他竟然上书建议直接没收京城百姓家中的存粮,用以供给军队!

崇禎看到这个奏疏,气得差点当场下令把顏继祖拖出去砍了。

他好歹是一国之君,怎能做出这种公然抢劫子民、自毁根基的勾当?

不得不说,至少在表面上,大明朝还保持著最后的体面和人权底线。

要是换成老野猪皮努尔哈赤,恐怕早就开始屠杀“无粮人”了。

无奈之下,朱由检决定自己想办法,他准备向勛贵借钱。

他下达喻令,说道:

“因边备难缓,內帑匱乏,百姓穷苦。”

“朕为犒劳勤王军,令兵部借武清侯李成名四十万两银子,犒劳关寧军。”

“借駙马都尉王昺、万煒、冉兴让各十万两银子,犒劳大同、西寧军。”

“令工部借太监田詔十万两银子,製造甲冑;借魏学顏五万两银子,製造营铺。”

“等日后內帑宽裕,悉数奉还,如有人尚义乐捐,朕会从优奖敘。”

这道諭令,堪称古今罕见。

一位手握天下权柄的封建帝王,竟然穷困到了需要向臣子、甚至家奴太监“借贷”军餉的地步。

其处境之窘迫,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但问题来了,崇禎的內帑里,真的一点儿银子都没有吗?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