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邵勇组织的数次进攻,都被守军给打了回来。

接连强攻数日,却毫无进展。

邵勇也发狠了,他下令集中所有重炮,对准城东的一段城墙猛轰,试图将城墙轰塌。

在接连报废了三十多门大炮后,总算勉强轰开了一个口子。

可这道口子实在太小,汉军的前锋部队刚冲进去,就遭到了城上城下的守军猛烈抵抗。

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后,前锋部队只得狼狈不堪地退了回来。

打退汉军进攻后,城内的守军迅速用沙袋、以及从各处拆来的砖石木料,又将缺口重新封死。

十几天下来,汉军在贵阳城下折损了数千人,却连外城城墙都未没能真正突破。

无奈之下,邵勇只得改变策略,放弃强攻,采取长期围困之势。

大军挖掘深沟,修筑高垒,彻底切断了贵阳与外界的联系。

与此同时,邵勇又紧急传信给后方的赵胜,让他火速从保宁府调集红夷大炮,走水路运往贵阳前线。

对付这种级别的坚城,数百斤的重炮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必须用千斤重的红夷大炮才能轰开缺口。

就这样,战事转入了僵持状态。

时间从深秋逐渐进入了寒冬,邵勇倒是不急。

得益于赵胜在后方的统筹调度,再加上余承业的巡守,汉军的后勤补给线始终畅通无阻。

前线部队的粮草、被服相对充足,将士们都没怎么挨饿受冻。

然而围城部队中,有一个人却很心急,那就是马科。

这种僵持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煎熬。

他迫切需要一场胜利,一场足以证明自己价值的胜利,来摆脱降将的身份,从而在新朝中站稳脚跟。

可后勤运输总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动辄千斤的大炮。

贵州山路崎岖,赵胜从保宁府调集的一百二十门红夷大炮、八十门四百斤重炮,以及海量弹药,只能依靠人推牛拽。

辎重队在险峻的山道上艰难跋涉,终于在开春前,陆续抵达了贵阳前线。

接收到这批新装备后,邵勇信心大增,立刻决定发起总攻,势必要一举拿下眼前这座坚城。

随着他一声令下,大军又开始重新忙碌起来。

两百多门大小火炮,陆续被民夫和炮兵们推至前线阵地,瞄准了小东门。

这里之前曾经被轰开过一道口子,城墙更加薄弱。

城头上的守军望着不远处密密麻麻、远超以往规模的炮群,无不面色发白,心惊胆战。

总兵许成名试图下令还击,但明军的火炮无论是射程、还是数量,都远远比不上汉军这批新到的红夷大炮。

零星的反击如同隔靴搔痒,成效甚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