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时间推移,政治逐渐腐败,卫所制度也开始衰败。
以至于到了明中后期,朝廷不得不转而依赖募兵来应对重大战事。
可问题是,世上没有什幺制度是完美的,万世不变的。
卫所制度的崩溃,根源在于官场腐败,配套的监督机制失效,而并非其本身一无是处。
甚至到了明末,那些还能打仗的募兵,其中不少都出身于卫所。
卫兵好歹模过武器,或多或少的接受过一定军事训练,并不是那些完全没摸过武器的青壮乡勇能比的。
只要足粮足饷,再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原先孱弱的卫兵也能逐渐变成精兵。
而李自成正是看到了卫所制度在维持地方稳定、以及提供后备兵源方面的潜力,所以才提出了这个意见。
可尽管如此,江瀚对此仍然有些拿捏不准。
他摆摆手,决定暂时搁置这个议题:
「此事牵连甚,不仅仅是军事问题,等后从长计议吧。」
此时,赵胜又站出来,拱手道:
「王上,即便不论卫所,仅是这四十五万兵马,所需要的粮饷也不是少数。」」要是出现什幺天灾,恐怕难以为继啊。」
江瀚闻言,有些诧异地反问道:
「不至于吧?」
「这两年本王轻薄徭役,鼓励垦荒,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疏浚河道、兴修水利。」
「想来民间应该有不少富裕。」
他将目光转向农部主事李兴怀,「你仔细说说,如今我治下三省,每年大致能收上来多少赋税?「
李兴怀点点头,随即出列禀报导:
「回王上,根据农部与户部今年最新稽核:」
「四川在册纳赋田亩,约有一千六百五十二万三千亩,其中新开辟水田、梯田约二十三万亩。」
「不算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六岁以下孩童,在册丁口大约有九百万之多。」
「贵州方,加上新收的西之地,约有田亩百六十万亩,丁口七十万。」
「云南概有三百四万亩,丁百十万。」
「从粮食产量方面看,川中平原等地主要种植水稻,平均亩产约在两到三石左右,一年两熟;」
「山地多种植玉米,一年熟,平均亩产约石五。」
「综合算下来,三省每年的粮食总产出,应该在六千四百万石左右。」
江瀚听了这个数字,神色稍缓:
「六千四百万石?」
「这数字已经不少了,供养数十万兵马,应该绰绰有余才是。」
可李兴怀却摇了摇头,十分谨慎:
「非也。」
「刚才所报,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算下来要复杂得多。」
「首先,去年川北、黔北等地都有旱灾发生,虽然当地官府全力组织抗旱,但粮食减产仍不可避免。」
「仅此一项,便比预估少了近百万石。」
「其次,六千四百万石是总产出,咱们抽五成地租,理论上能收三千两百万石上来。」'
「王上您当初称王时,曾诏告全川百姓,免税一年;」
「去年世子降生,又拟减免夏秋两税三成。」
「如此算下来,实际能收上来的税粮,远远小于三千两百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