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组建对外情报部门
定下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后,众臣工便依序退出了承运殿。
来到王府前宽阔的广场上,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花迎面扑来,吹得人脸生疼。
众人则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方才定下的大计,脸上神色各异。
文官队伍自然是以赵胜为首,李兴怀、王承弼等几位主事围拢在侧。
赵胜紧了紧身上的官袍,率先开口道:
「这次王上划下的任务艰巨,诸位同僚务必力同心。」
「扩军涉及到的钱粮,军械,以及人才储备都不少,千万别拖了后腿。」
李兴怀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忧心忡忡地叹道:
「都说瑞雪兆丰年,但愿天爷能给分薄,未来年调顺才好。」
「否则粮食一旦减产,别说是扩军了,就连民间的灾荒都不一定能应付过来。「
他缩了缩脖子,呼出一大口白气,「这鬼天气越来越冷了,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如今四川境内能开垦的田地,几乎已经到了极限。」
「间的坡地、犄角旮旯,但凡能下锄头的地,都种上了耐旱的玉米。」
「若是想粮食总产量再进一步,恐怕要将希望寄托在贵州和云南了。」
「那边虽多是山地,但好在苞谷这玩意儿不挑地,一些零碎的边角地块也能有所产出,多少能养活些人口。」
「只是——这些零星开垦的土地,一般都不计算在征税黄册上。」
「即便开荒出大片土地,按照政策,也有三年的不征之期,于国库无补。」
对此,赵胜倒是更乐观一些,他宽慰道:
「凡是要往好处想。」
「虽然这些土不计税,但百姓家中却是实打实地多了些收成,总归是好事。」
「有了存粮,民间的抗风险能力自然就强了。」
「再加上咱们去年在各地设立的常平仓,只要调度得当,总是能渡过难关的。」
「当然了,前提是别出现陕西、河南那样的连年大旱。「
王承弼顺势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与无奈:
「你们好歹是跟地打交道,还能出去喘。」
「哪像我学部,如今是天天忙着出试题、阅考卷,一场接一场,连喝口茶的功夫都挤不出来。」
「如今又要扩大官学规模,在几处主要府县增设学堂。」
「师资、教材、选址千头万绪,也不知能不能忙得过来。」
他叹了口气,苦笑道,「说起来,这帮学子也是命好。」
「只要考中了功名,立刻就有实缺派下来,不愁没去处。」
「哪像在明廷,就算高中进士,也得苦苦等待吏部铨选。」
「要是没有银子打点关节,那就准备先坐几年冷板凳,空耗光阴吧...
,与唉声叹气的文官队伍不同,武将那边则显得热闹多了,一群人聚在一起,声调都高了几分。
曹二一脸兴奋,摩拳擦掌:
「太好了,终于要扩军了。「
「回去后,我可得好好操练操练那帮兔崽子!」
「你们是不知道,底下那群民兵,眼馋战兵那份饷可不是天两天了。」
「这次正好让他们知道,饷银可不是那幺好拿的。「
一旁的李老歪听了,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你这厮如今在四川好生得意!」
「王上不仅把中军精锐都交给你管,这次扩军的兵额,头也落在了你身上。「
「哪像老子,只能去夔州府去当个船老,整天看着堆积如山的木料发呆!」
「还有邵勇和闯将,更是要去云贵那等蛮夷之地,一边剿匪安民,一边垦荒练兵,辛苦得很呐!」
曹二闻言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哪里的话,我也就是个管家,只不过暂时帮王上看着中军而已。
,「真要上了战场,摧城拔寨,不还得靠您几位老将出马?」
听了这马屁,李老歪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
一旁的李自成适时接过话头,感慨道:
「带领数万兵马虽然光,可也绝非什幺易事。」
「不仅军中上下的安营扎寨、吃喝拉撒都要考虑到,还得随时敌情,调整兵力部署。」'」千头万绪,无一不耗费心神。」
「我出征云南才不过小半年,这鬓角的白头发,可是眼见着往外冒..「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一边互相打趣一边交流着军中趣事,以及带兵心得,场面十分融洽。
然而,在这人群中,却有一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只是沉默地跟在一旁,几乎从不插话。
正是刚从云南曲靖回来的黑子。
他虽然千里迢迢奉命赶回来参加此次会议,但在整个参会过程中,他却始终一言未发O
非是他不愿说,而是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幺。
自从结束了长期潜伏的任务后,黑子总感觉自己有些格格不入,不知道该干些什幺,十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