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钟后,是廉国公卢家的六位姑娘和荣飞燕一起上了二楼,两家都在皇城东侧靠北的位置。
看着二楼椅子上的布偶,荣飞燕眨了眨眼后看了看身旁的女使,女使赶忙点头,示意自己能做。最后来的是吏部尚书李家的,看书看的短视眼(近视)的李家五娘。
人来全了后,在轻缓放松的琵琶乐声中。
众人便在二楼叽叽喳喳说着话,
有时是说勇毅侯府徐家传开的玉米如何如何,可以同哪些作物一起种;
有时是交流自家或者自己名下的庄子产了多少东西,作价几何;
这些大多是她们在各自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学来听来的。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焚香、插、作茶和挂画的话题。
这些聊完后,
午饭时,
几家的女使们都在将从一旁潘楼带来的菜布置到桌上。
众姑娘们落了座,聚会游玩也没有食不言的规矩。
李家的五娘给众人推荐了几个新奇的南曲班子的话本。
卢家的六位姑娘则是带了几坛家中亲戚送的,自己品着很不错的新品甜酒。
嬷嬷们将这甜酒倒进酒杯中,众人微微抿了一口后,眼睛都亮了起来。
张家五娘道:
“卢家妹妹,这酒的味道当真不错!是哪家亲戚酿的?到时我让家里买上几坛!”
卢家的六位姑娘齐齐笑了起来,其中年纪最大的姑娘道:“是我家宗哥儿的外祖李家!”
当众人正聊到椅子上某个布偶的面料时,隔着一道薄纱的楼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巨大的喧哗声。
一阵喧哗引得众人纷纷朝外看去。
“樊妈妈,派人去问问,怎么了!”
“是,姑娘!”
当女使们收拾了桌面,众位贵女们喝着消食的茶饮时,樊妈妈上了二楼。
“樊妈妈,到底怎么回事可打听明白了原委?”
张家五娘问道。
樊妈妈朝着诸位姑娘们福了一礼道:
“回姑娘,打听着,好像说是南边春明坊的安国公谭家,派仆役去北边找的郎中,话里话外听着,好像是府里有上了年纪的人,身子不爽利。”
听到这话,姑娘们都是惊讶的对视了一眼。
李家五娘眯着眼,疑惑的说道:“这,国公府为什么不找御医呀?”
荣飞燕眼中满是思索的神色,迟疑的说道:
“我瞧着,谭家的应该是沿着南北向的赵十万街,去内城北边的旧封丘门附近,去请在宫里供职的金紫医官了。”
“所以才会经过附近。”
听到荣飞燕的话语,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柴铮铮侧身低声道:“廷熠姐姐,安国公老公爷高寿呀?”
顾廷熠道:“已近古稀。”
未时末(下午三点)
各家贵女们准备离开。
看着顾廷熠和两位五娘一同离开后,柴铮铮同荣飞燕、卢家姑娘们一起上了马车朝北驶去。
马车上,
女使云木轻声道:“姑娘,乔九郎押在典铺里的那把大高剑被乔家赎回去了。”
“不是乔九郎?”
“不是,是乔家主君。”
柴铮铮点了点头。
傍晚,
徐载靖兄弟二人下学归家,在母亲院儿里等着吃晚饭。
“你们姐姐从廷熠那里知道谭家的事儿后,便派人来同我说了一声。”
听着孙大娘子的话,徐载靖问道:“母亲,可知是谭家哪位身子不爽利?”
孙大娘子摇了摇头。
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