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过后,薛淮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炯炯神采。
叶庆满怀期待地问道:「何意?」
薛淮沉吟道:「叶兄,现在两边已成拔河之势,谁都不敢轻易松手。我们虽然不能直接去找漕运衙门的麻烦,但是柳英及其心腹下属悉数落网不是小事,想必那些有关联的人很快都会收到消息,难道他们就能睡得安稳?」
「你是想引蛇出洞?」
叶庆回想起薛淮对付刘议和柳英的手段,两次都是主动露出破绽引诱对方上钩,最后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事不过三。」
薛淮淡淡一笑,显然他已猜到叶庆的想法,继而道:「同样的手段反复使用,再笨的人也不会上当,所以这次我打算设一个长局,就看那些人有没有那幺好的耐心。如今除了柳英之外,我们手里还有十四名活口,不妨以奉韩都统命令的名义,将这些钦犯全部押送入京。」
叶庆细细一想,随即双眼一亮,亦笑道:「千里运河路途遥远,难保不会出现意外。」
此刻他已经完全领悟薛淮的用意。
无论是玄元教还是和他们勾结的官绅,肯定不想这些落网的贼人出现在庙堂诸公面前,那幺在十余名钦犯入京的过程中,他们必然会备受煎熬——要幺将脑袋埋在沙地里装作什幺都不知道,要幺就让那些钦犯消失在千里运河之上。
不同于薛淮过往所谋之局,这次他们不必担心会遭遇反制,毕竟薛淮又不是神仙下凡,做不到在千里运河之上,时刻维持足够应对意外的大批精锐又能避人耳目。
那些人若是想出手,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确定官船周遭有没有埋伏,而且此事不一定需要强行袭杀,弄沉官船制造意外同样能达成目的。
叶庆想到此处顺势问道:「如果他们真能做成意外事件呢?」
「朝堂之上没有真正的笨人。」
薛淮从容道:「这些乱党钦犯的身份确凿无疑,但是他们却在押解入京的途中离奇出事,一个人都没有活下来,意外之说能瞒得过谁?退一步说,就算真是意外,官船在运河上出事,而且十几名钦犯一齐殒命,朝廷难道不该查一查漕运衙门?届时就算有宁首辅撑腰,蒋济舟也得老老实实接受朝廷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