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摇了摇头,一脸你太年轻的模样。
“高句丽王都精锐仍在,安原王若是觉北取无望,为了安抚国中,恐怕会兴兵南下。此所谓,北失南取之策。”
“大王,外臣此来,正是奉了我王之命,欲与大王结盟,抗衡高句丽。”
百济使者眨巴着眼睛,满怀期望的看向了李爽,却见他摇了摇头。
“使者谬矣,本王奉天子之命征伐辽东,乃是辽东本为我中国之地,并非是为了诛灭高句丽。如今高句丽归顺王化,本王如何好毁约,兴那无名之师。”
“那该如何是好?”
“你们扶余人自己的事情,本王也不好插手。”
百济使者听了,有些急了,拱手道:
“吾民吾土,恭顺王化久矣。若是大王不出,还有谁能遏制高宝延那贼子的野心?”
李爽叹息道:
“如此,本王就攒个局。”
“大王,何意?”
“正好扶余王与玄菟郡公的使者都在这里,你与他们见一面,至于谈的如何,你们扶余人的事,自己定就行了。”
“外臣多谢大王厚恩!“
……
平壤。
高宝延看着从前线传来的军报,有些不可置信。
“大野爽撤军了!”
如今才八月末,李爽这么急匆匆的撤军,显然超过了高宝延的预料。
忽而,他想到了什么。
“莫非中原有变?”
这一刻,高宝延回想起他的大夫人曾经告诉他的话语,面色大变。
“难道本王错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