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响应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之外,就连应用缩小退出和打开放大,都加了过渡动画,让其变得更加丝滑。
可以说。
星辰算是把手机的那一套都搞进来了,要知道国产手机行业过渡动画和动画框架元素,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兴起并得到一定的重视。
除此之外,所有与第三方厂商适配的车机应用,后台内存都得到了严格的控制与优化0
目前星辰汽车的车型,能支持车机后台0TA的有「星辰S7」和「星辰mini至臻版」,
软体装机量一年能达到十几万。
这个用户活跃量已经足够软体厂商为星辰汽车这个iu平台主动做优化了,双方也签订了「长期适配支持协议」,对分成条件都很满意。
软体市场只要量上去了,主动权就高多了。
而星辰车机软体部这边,工程师对解决主动适配和解决兼容性、流畅性、互动设计等问题,更是抱有十足的热情,与第三方软体商部门联合深度开发,抱有十足的热情。
这也是许易所要求的。
要把车机流畅性作为主要目标,把有限的算力利用到了极限!
长久的事实证明,光靠晶片算力来「力大砖飞」,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如果是一坨屎的系统,哪怕把搭载上世界上最好的晶片,还是一坨屎!
相反系统和软体代码的底层优化,这个就没上限了!
取决于开发团队人员的水平与智慧。
至于开发瓶颈?难度过大??
说来也奇怪。
按道理搞系统开发这玩意还是挺艰难的,不光工作量大,想要做好,做精,非常困难,瓶颈多。
可星辰的车机开发人员们,偏偏没有这种感觉。
就好像只要自己付出努力了,问题很快能解决,部门之间协作也很顺畅,大家工作效率都很高!
期间偶尔遇到几个头疼问题,卡住一会儿,马上就有更好的想法诞生了!
车机的开发工作,主要由总监赵阳、马克,王宇春主导,分别负责架构开发、软体嵌入、硬体驱动这些板块。
新版本内测完成后,大家心情都很开心,同时也缓了一口气。
「咱们这1.1车机版本更新上去,流畅度起码也能对标CarPlay了,原生系统能做到这个程度,国内也是独一家了,就是应用少了点。」
负责架构开发的马克笑道。
这个时期,很多车机的原厂功能可都不太好用,压根达不到「跟手般丝滑」。
而果子的CarPlay,在国产车与合资车阵营,算得上备受吹捧。
几乎快吹成神一般的功能。
这也是因为很多车子上的车机,实在是太垮了,犹如老年功能机一般,导航动画都得加载半天。
一些国产车为了增加噱头,干脆给苹果交钱加装晶片,搞个CarPlay做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