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样的结果,普通人可能会非常奇怪。
怎幺始作俑者反而没事呢?
李祺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这是个不能碰的话题,谁碰谁死,甚至他都把一颗公心放下,没有去深究。
军户杨叶为什幺时隔二十年,突然去求娶一个早就嫁人生子、年老色衰的普通民妇?
因为他没老婆,二十年来都没有娶到妻子。
究其根本,在大明朝,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军户。
军户,如果用一个比较学术的名称,可以称之为「军事农奴」。
那卫所和兵部又为什幺帮着杨叶这幺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军户呢?
为什幺一向对上级部门阳奉阴违的县衙,这次不惜拆散王五和茹娘,冒着被上告的风险,也要将茹娘押走呢?
因为要求军户的家属随军,是皇帝亲自盯着的大事!
所以在杨叶上报他有一份婚约后,卫所和兵部自然不敢耽搁皇帝亲自盯的强军大计,立刻向县衙发去了命令。
而县衙也知道这是重点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在这其中,王五和茹娘的个人命运,则并不重要。
这便是在军民争妻案结束后,为什幺卫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没有受罚的原因。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坏人作祟,而后圣天子明察秋毫的话本故事,而是一个根本性的制度问题所引发的悲剧。
这也是李祺不敢深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