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准备平反后再处理方孝孺身后名之事,如今看来这两件事倒是能一起办了。
「方党之事,我早有预料,应对之策,亦早已列于心中。」
众人皆知李祺一向足智多谋,俱放下手中酒,望向李祺。
「愿闻其详。」
屋中炉火正旺,锅中躺着羊肉,院中有片片雪花凋落,风声呼喝而过。
「很简单,重修元史!」
解缙和陈英皆是愕然之状,「重修元史?」
《元史》的情况,他们自然都是知道的,先皇帝为了尽快对元朝盖棺定论,所以元史修的极快,导致元史的史实错漏百出,连人名有时候都对不上,修完后就直接扔在了翰林院、藏书馆还有宫里,除了日常维护外,根本没人去打开看那堆垃圾。
「正是重修元史!」
李祺道:「先秦时期,孔圣笔削鲁国史书以作《春秋》,为了是正王道,修史的作用便在于定正统,明人心。
缙绅,江南文人在元朝时,极其兴盛,元朝宽松,大明又废除了儒户世袭制度,故而江南时常有人怀念元朝,是否如此?」
天下人都知道李祺是元史大家,当初在朝廷之上,李祺便是用元史将李原名逼的退无可退。
解缙沉声道:「江南的确有人怀念儒户制度,攻讦朝廷不善待读书人,方孝孺那一脉的根本便是昔日的万余江浙儒户。」
最⊥新⊥小⊥说⊥在⊥⊥⊥首⊥发!
众人一时默然。
元朝不盛行科举制度,这被很多人认为是元朝不崇尚儒学的表现,但实际上是因为,元朝在江南有专门的儒户制度。
儒户类似于军户、民户、匠户、乐户等专科人才,朝廷规定世世代代读书,然后担任元朝官吏。
儒户可以免徭役,即便大字不识,只要是儒户,就能世袭官职。
这种儒户制度催生出了盘踞江南的士大夫家族,他们在元朝只需要钻研儒学,免于劳作,接受供养,世代相传,这种特权某种程度上,也是如今儒林南强北弱局面的催生者之一。
蒙元的整套制度和唐宋时期,太过于不同,导致进入明朝后,大明一半以上的政治问题,都可以追溯到蒙元统治时期,是蒙元的历史遗留。
「景和,怀念元朝和重修元史又有什幺关联呢?」
解缙和陈英皆是满脸疑惑,为了正人心去进行修史这幺繁琐庞杂的工作,未免太过于得不偿失。
李祺径直对二人抛出一枚重磅炸弹,「看来你们都没有读过宋濂主编的元史。
在元史列传第二十五的脱脱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师次济宁,遣官诣阙里祀孔子,过邹县祀孟子。十一月,至高邮。辛未至乙酉,连战皆捷。分遣兵平六合,贼势大蹙。』
平六合的那个『贼』,是先皇帝!」
李祺话音未落,解缙和陈英手中的酒杯就已经跌落,发出「当啷」的金属碰撞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