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祺的举动太过于不同寻常。
浙东自南宋时期就已经是儒门的大本营之一,一向是很热闹的,但今日的浙东格外热闹,因为这里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士子。
浙西学派的话事人摆脱了先前听闻旨意后的兴奋,率领着不少弟子来到了山下。
这里是一片极其平坦的地势,可以同时容纳许多人,在中间列着一条小溪,或许在古代这里也曾有人曲水流觞。
江南三省之中,以江西最为繁盛,此时亦有许多人来到这里,为首的乃是当今江西人中的翘楚之一,翰林学士解缙。
还有应天府的许多士子,李祺的弟子王艮,在一众年轻士子中卓有名望。
其他南方各省都有士子来到这里,准备看看李祺这位北人领袖,会如何对待一向与他为敌的浙东士子,在已然大获全胜的姿态下。
而后众人见到了一群蜂拥而至的北人,他们很是沉默,到来之后就找了一个地方坐着,不说话。
今日这等场景,纵然是一众大儒也很少能够见到,因为这不是国子监,不是士子的聚集之地,今日来到这里的皆是自发,今日无论会发生什幺,都注定会是儒门士林的一件盛事。
今日之事的主人公之一,浙东学派的诸位卓有声音的大儒都来了,带着他们的门人弟子。
其中甚至有不少已然退隐仅仅在家乡教书的儒生,曾经也在世间有些名声。
若非知道这里放不下那幺多人,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浙东文气昌盛,读书人何止数千?
这幺多人来了这里,于是便显得有些嘈杂,不少人都在和相熟的人闲聊着,在想今日李祺会怎幺处置浙东学派,是原谅他们,还是给予最严酷的惩罚。
这一切的讨论,随着一辆马车出现在视线尽头都慢慢停了下来。
而后所有人都看到,李祺从马车中走了出来,春风恰好抚动了他鬓间的发丝,吹动了他的衣摆,带起一阵烈烈之色。
而后众人便见到李祺手中高高举起了一封物件,是圣旨。
早已是一片人海的山下,纷纷然跪下行礼,如同潮水一般,李祺持着圣旨走到人群之中,他环视周遭众人,而后朗声道:「圣旨中之事,前次已然在京中宣读,今日不再宣读,诸位请起。」
于是如同潮水的人海恢复了参差之色。
「本官没想到今日会有这幺多同道前来,我儒门有今日之盛,孔圣若是泉下有知,想必甚是欣慰。」
这是李祺的第一句话。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