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势易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巍巍长江,起雪域而终东海,终日不息,年月不绝。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往来船只交织,自北而南者、自南而北者,络绎不绝,行货的商人、苦行的僧侣、赶路的旅人、赴京的官宦,撑着船橹的船夫在船尾以应天之乡音高唱着临江仙,不时引来行人以各地乡音应和。

「一壶浊酒喜相逢。」

李显穆和王艮居于一艘大船之上,在船上二楼饮酒,听着船上的慷慨之声,一时激荡,同船上其余众人遥相敬之。

「小公子钟灵毓秀,贵气天成,怕是哪家贵戚之子,老朽能得公子之敬,实乃三生有幸。」

船客中陡然响起一道高声,「你却孤陋寡闻了,此乃先李忠文公之子,我永乐朝第一科的状元郎李显穆公子!」

船上一时寂静,而后瞬间沸反盈天,那老者畅声大笑,「真是三生有幸了!」

李显穆又向众人致意,而后坐回船上,感慨道:「短短三年,已然有这幺多人不记得我了。」

须知三年前,在应天府,没人不认识李显穆。

王艮沉默了一瞬,而后笑慰道:「显穆不必多虑,三年时间你外貌变化甚大,乡人对你相见不识,亦是正理,方才有人认出你,而后俱做喧嚣,这便是依旧有名声在此。」

「这却都要拜师兄以及诸公之功劳了。」

这些年解缙和王艮都是宣传心学的主力军,从翰林院、国子监继而影响士林,对李祺身后地位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王艮洒然笑道:「我知老师生前为李氏子孙留下七大恨,其余之事我不便置喙,可这第二恨,却亦是我所愿!

程朱之学虽不是欺世盗名,但既然已然有老师为之推陈出新,任由其大行其道,岂不是置天下于不顾,我辈读书人正要为此而振作,显穆却不必与我客气。」

李显穆知道他这师兄乃是赤诚君子,一向光明磊落,亦不再多复言这些事,只是方才王艮又提到了七大恨,他却有些怔愣。

这七大恨与其说是他父亲的七个遗憾,不如说是他父亲给李氏后人留下的七个目标,这七个目标几乎层层递进,每一个都比前面一个更加艰难许多。

前三个想要实现便已然要李氏奋斗终生,甚至可能会折戟中途。

第四恨和第五恨,唯有古来最鼎盛的盛世,才能短暂实现十几年,可父亲说的明显是一直维持,这几乎不可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