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何人阻道?
屋中一时寂静。
以词寓意抒情,乃是文人的拿手好戏。
可这词!
解缙忽的执笔而落,叹然道:「说甚文宗,赞甚才子,我不过芸芸众生之辈!」
在李显穆道出词前,解缙和黄淮心中还颇为犹疑,何人竟敢称为圣人,可此词一出,其蓬勃之志、傲然之情,已然跃然于纸上,而冠于人心,扫除的何止害人虫,亦有踌躇畏难之心!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寥寥数语而已,李显穆的心意豪气,已然跃然而出,解缙和黄淮望着超期蓬勃的李显穆,一时心中竟生出垂暮之意。
「明达……」
黄淮只觉口干舌燥,甚至喉头都有些发紧,「你之意,我已经知晓,既然你下定决心,我也不再劝你,我会尽量配合你做事,在一定范围之内。」
「当下便有一件大事!」
李显穆转过身来,眼神炯炯望向黄淮,「介庵公当知朝野盛议的迁都之事。」
这话一出,黄淮瞬间带上了一丝肃然,「明达你要以此事为契机?可此事非同小可,朝野沸腾,极易被误伤其中。」
李显穆厉声道:「不是大事还达不成想要的效果。」
政治斗争,尤其是古代的政治斗争,并不是说赢了就能拿到所有好处的。
譬如永乐年间的夺嫡之争,最终是太子党大获全胜。
可解缙却死在了永乐年间,最终换来的也不过是被流放至辽东的家属返回,可这又有什幺用呢?
迁都之事,明眼人都能看出若皇帝一意孤行,那必然是能成行的。
可为什幺还会有人非要反对?
难道他们都是疯子不成,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而不顾忌身价性命?